要给年轻人一些机会才是。”
朱元璋一听,的确是这么个道理,随后也就没再多言。
武英殿内,朱标也的确在探讨此事。
不用旁边的臣子提醒。
他就已然想到了其中关键。
只是一想到这件事他就头疼,只因在洛阳新都之内有嫌疑的人选实在太多了。
放眼望去,一众国公、负责实学项目的侯爵,包括朝堂上新被提拔不久的尚书侍郎,要说有嫌疑,大家都有;
要说没有嫌疑,好像又都不太像。
面前的几位大学士也是争论不休,并未一味地将责任全部推给新贵武将,奏疏之中也列出了不少怀疑人选。
可哪怕再三筛选,终究还是缺乏实际证据,一切都如无根之木。
同样的,洛阳新都内人心开始紊乱。
大明军校之内,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宋国公冯胜,还有傅友德这些老一辈的国公聚在一起,言语间也在商讨这件事情。
“不会是你们几个老家伙?”
魏国公徐达先开口。
他几乎是最不可能出问题的那一人,凭借魏国公的关系,实学项目早已参与了不少,哪里能看得上这点三瓜两枣?
就算真看上了,跟陆羽打个招呼,要一些磁石,那还不是自家人一两句话的事情,何必做这种多此一举的麻烦事?
徐达发问。
宋国公冯胜哼了一声,傅友德翻了个白眼,其他几位国公同样置之不理。
显然没人愿意解释。
毕竟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反倒有了嫌疑。
“既然不是哥几个,那就看看是不是家里面的臭小子。万一借着国公府的威势胡来,到时候被陆羽这小子查出来,那也不好看。”
被徐达这么一提醒,眼前的国公们一个个脸色微变。
也只有寥寥几个国公还算能沉得住气,像颖国公傅友德、信国公汤和、凉国公蓝玉。
他们家中的子弟,要么年纪尚小,要么早已能独当一面,在朝堂上也担任了职务,不会蠢到干这种事。
不过大明军校的这些国公能沉得住气。
文臣这边可就慌了,人人自危、草木皆兵。
不少文人,要么跑到武英殿大学士宋濂的府上,要么直接去诚意伯刘伯温的府邸打听消息。
甚至到最后。
有人还怀疑起了韩国公李善长。
如今李善长都不在洛阳新都,跑到了凤阳老家,可身为开国文臣之首。
他的嫌疑一琢磨,好像还挺大的。
“跟老夫有什么关系?
老夫现在都落魄到这般境界,这群人还要往老夫身上扣屎盆子,过分。太过分了。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韩国公李善长在凤阳老家听到许多文臣怀疑他的风声,瞪大了眼睛。
一时间,连怀中刚纳的第四十三房小妾那柔软的身子都顾不上了,拍着面前的黄花梨桌板,发疯一般大声怒喊。
把旁边的小丫鬟吓得直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