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二忽然间这么大的动静,这其中必定是有猫腻。
他的脾气我可是太了解了,一向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而到底是怎样的好处让他这般拼命?”
周王朱橚,聪慧的他也很快想到了跟老四、老六一般的可能,“大力发展航海!
我高丽之处不是也有一处临海的吗?
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是,殿下。”
于是,高立国全境也开始热火朝天起来。
随后。
他们这些靠得比较近的藩王竟然开始互通有无,彼此之间的工匠也都开始有意地分享、共同进步起来。
一时间大有真的追赶秦王朱樉的意思。
在这些朱家的兄弟之间,可谓当真是为了能够开疆扩土,一个个全都是豁出去了,可谓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不破楼兰终不还。
而很快,各位藩王所行之举全部流传开来,一时间也都传到了洛阳新都。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只不过是一个形而上学的猜测,但联系倭国改名为“秦国”,秦国如今的所行所举,还有朱樉那边锦衣卫所传来的消息。
两相验证之下,这个可能性忽然拔高。
“难不成,事实真是如此?”
“秦王殿下也要建立一个大秦帝国,一个如同我大明王朝一般的存在?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我大明何其威武雄壮,又岂是区区蛮夷能够比的了?”
“但你们别忘了,那美洲大片大片的土地可就是最大的诱惑。不然福建沿海还有靠海一带的大量大明之人,又为何会如此自发前去?
哪怕当下前去的人不在少数,可也已经有了近十几万的人口。”
洛阳新都,朝堂之上。
金銮大殿,百官不停,竞相争吵,各个也是为此事闹了近半个多时辰。
陆羽偏偏不在这金銮殿之上,所以众人只好将目光看向那御史中丞姚广孝。
这段时日,姚广孝在这洛阳新都,尤其在这朝堂之上的名声大噪,有着追赶陆羽之势,在群臣之间更已有了“第二个实学圣贤”的美名。
一时间,文武百官众臣皆都朝姚广孝看来。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既然一众藩王都开始大力推行这海外之事,我大明为何不也试上一试?
若此事是假的,浪费不了多少人力物力;可若是真的,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各处藩王就此做大?”
姚广孝一锤定音。
太子朱标目光一凝,方才的纠结之念也在姚广孝的开解之下迅速达成决定,便道:“依御史中丞姚大人所言。”
“兵部赶快准备,号令一处兵马,联合福建水师、两浙水师,还有其他靠海之处,前去那美洲之地、海外之处。
如此富饶,天下如此之大,总也不能交由了本宫的那些弟弟去。
本宫也要分一杯羹,也算是本宫为这些弟弟们分分忧。”
此刻,朱标已有了人君之相,同样也有朱元璋厚黑学精髓的一面。
他于这高台之上,龙行虎步走出,面色坚毅,也下了一道重令。
“是,太子殿下。”
百官齐齐应声而下。
没多久,这朝堂上的政务也就传到了陆羽的耳朵里。
陆羽听了一嘴,当即就明白是什么情况:“姚广孝的主意不错,海外番邦之处可以尝试一下,想必能收获许多。”
陆羽把话说完,随后就再次埋头于他的实学大业之内。
别人囤粮我屯枪,别人囤枪我囤粮。
只要大明在新式火器这一块,能够保持最先进的生产力和调度力,那么海外番邦的各地繁华,无论打下多大的地盘,也只不过是在大明的后面吃些残羹冷炙而已。
更何况陆羽有信心。
大片大片的美洲土地可不是这些藩王封地上的那些人口能够消化得了的,最后大明终究还是能把这美洲土地的大头全部吃下来。
所以才一直不慌罢了。
只是没想到秦王朱樉先吃了一波这海外美洲土壤的红利,随后就开始大肆扩军,不得不说还真是一个极为明智的选择。
而其他各处藩王见状也都如法炮制,各个有样学样。
只能说朱家的这些子弟天生就是打仗经国的一把好手,个个都是龙生九子般的真龙之人。
陆羽重回工部,之前由他开启的实学项目再次开始疯狂启动。
黄观、马君则二人如今已凭实学深达高位,带领着身后的部门也全力配合。
近半月后,在这洛阳新都附近的漕运之河上,一艘崭新的中继轮船,就已是被众多民夫用各种各样的巧劲,还有实学之力推入河内。
两侧码头上的民夫还有工匠,眼神放光地看着面前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