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陆羽默默点头。
如今庙堂之上,最优秀的实学学子,如杨士奇、黄观、马君则这些陆羽亲自带出来的,早已充实到各个府司衙门。
官位最高的做到侍郎,最低的也有了潜力不错的职位。
所以剩下的实学官员,若想施展才华,跟着这些藩王去封地,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解决了陆羽这边,一众亲王又眼巴巴地看向朱元璋和马皇后。
马皇后挥了挥手,温和笑道:“这些事问你们父皇,后宫可不能参政。”
随后,一群儿子的目光又投向朱元璋。
晒黑了不少的朱元璋面庞一板:“那就看你们各自的本事。海外就藩也苦了你们。”
“洛阳新都是大明的大后方,能帮的自是会帮。”
朱元璋缓缓开口,显然早有思虑。
得了他这句话,一众宝贝儿子欢天喜地,手舞足蹈,连忙谢恩:“多谢父皇!”
“父皇英明神武!”
“多日不见,父皇风采更胜当年!”
“我就知道父皇一定会体恤我们这些做孩子的,海外太苦了!”
这话从晋王朱棡嘴里说出来,其他兄弟听了直翻白眼,实在没想到老三脸皮什么时候这么厚了。
作为最后出发的藩王之一,晋王朱棡的封地和秦王朱樉的差不多,物产富饶,也没什么仗要打,只需守好小岛领土就能安稳度日,哪有什么穷苦?
更别提还能和秦王朱樉及其他藩王互为犄角,海外的海盗、抢匪想对他们动手,简直是天方夜谭。
“都是跟你这臭小子学坏的!”
朱元璋恶狠狠地瞪着陆羽。
陆羽一脸不可思议,指着自己,那表情仿佛在说:“我!”
冤枉啊!
他记得晋王朱棡去海外快一年了,关他陆羽什么事?
“朱老鬼,你颠倒黑白的本事越来越厉害了!”
在年关将近的最后几日,哪怕土豆、番薯、玉米中成熟周期短的作物,施了肥、用了催熟手段,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天内收获。
所以礼部那边的官员时不时就来后花园请示事务。
“没看到咱在做为天下百姓谋福祉、延长大明国祚的大事吗?这些小事别再来烦咱了,都送到武英殿!不是跟你们说过吗?
国之大事都交给太子监国,别来烦朕!”
朱元璋对着礼部官员破口大骂。
礼部侍郎只能一脸无奈,带着满脸的唾沫星子重返武英殿。
陆羽自然也在武英殿内。
毕竟礼部官员是带他一起来的。
年关将近,佳节将至,洛阳新都的百姓无不欢呼雀跃。
安南、琉球、西域、高丽,还有大明附近的其他小国,都随着各处藩王一同前来,有的是归服,有的是来瞻仰大明风采。
就连海外洋人也来了,万国来朝的盛景再度复现。
朱家众人都等着陆羽归来操办此事,如今他来了,自然不可能不参与。
“先生打算如何做?”
听着面前礼部侍郎的禀报,朱标微微一笑,将笔放在一旁的砚台上,带着好奇的目光看向陆羽。
陆羽在归来的路上,早已胸有成竹,做好了准备——倒不是因为他有这份自觉,而是他太了解朱元璋了。
所以晚做不如早做,晚准备不如早准备。
陆羽轻声一笑,从袖袍内取出一卷图纸,在朱标面前的空白案桌上慢慢展开,又用四处的书本及其他物件轻轻按压。
很快,一幅盛世景象映入眼帘:热气球、大明军校参演,还有工部这段时日研制的新式火器,飞雷神炮、拐子炮,以及各种统一制式的大明军装。
威武的五城兵马司、中军指挥府,包括洛阳新都各处衙门的人员排布,全都整齐划一、层次分明、井然有序地呈现在这张巨大的图纸之上。
“好!好!好!”
看着眼前这张被工匠染过色的图纸,上面的景象着实令人热血沸腾,朱标眼放光芒。
一旁的众人对此早已见怪不怪,陆羽的才华早已得到无数次证明,只是这一次的展示角度格外清晰,却也没让大家失望。
“先生之才,更胜以往!”
朱标赞叹道。
陆羽摆了摆手,哪怕是国之太子说再多好听的话。
他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他看向礼部侍郎,直接将图纸交给他,严肃地说:“这图纸我可就备了一份,回去之后记得多复印几张,并按照上面的规格先行操办。”
“至于其中的礼仪,不用我多说了?”
有了这份图纸,礼部侍郎如释重负,这礼仪无非就是大小官员的排位顺序,总不能在外国使臣和蛮夷之人面前乱了章程、闹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