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他吴庸这般急不可待。
被先生看中,日后的前程那可是平步青云。”
“同如今朝堂之上的实学派系相比,区区淮西派系也是江河日下,大不如前了。”
此刻,不知多少人心中已有了这样的想法。
刑部侍郎将这些人的神态看在眼里,心头不由发出一声嗤笑:“瞻前顾后者,岂能成大事?
日后老夫这刑部侍郎的位置,也算是有了不错的后进之辈。”
刑部侍郎对吴庸,由于之前的户部侍郎郭桓案,本就大有印象。
此刻,吴庸又参与到这开国功臣韩国公李善长亲弟弟倒卖物资、大赚国难财一案。
天下之事可一不可再。
一次可以说是运气,第二次便足以证明此人的才华非凡、能力突出。
可以说,此案若是能被他吴庸办得漂亮,从此过后,朝堂上便会多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了。
……
刑部衙门之外,街道之上,在身旁护卫的护送下,陆羽和吴庸二人走在人群之中。
他们的周围自是有着一片空间,不会被旁人听到交谈话语。
将案子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后,吴庸面色平静,心头虽有着几分惊诧之意,但很快便被他全数压下。
“还打算继续经办此事吗?”
陆羽微笑着问他。
吴庸同样回以微笑,眼神坚定:“请先生放心,有先生为靠山,别说今日办的是他李存义,韩国公李善长的亲弟弟,就算是当今韩国公本人,下官哪怕豁出去这条性命,也定要将此案办到能力范围之内的最大极限。
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吴庸目光炯炯,眼神中有着说不出的决心。
人这一生,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可不多。
他吴庸经历户部侍郎郭桓一案之后,已清晰地感知到他的命运轨迹,好似被某人微微拨动,从此以后,与原本在刑部官员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审刑官、碌碌无为的状态大为不同。
机会再一次到了他的面前。
他绝对不能让其溜走。
“老狐狸可不会那么做的。
他可没那么蠢。”
陆羽一语双关。
吴庸再次笑了一声,随后两人就此分开。
吴庸很快回到刑部,领着平日他身旁的两个属下。
一人是刑部之内的狱行官,另外一人也是狱行官。
看着面前二人,吴庸面色严肃,哪里有半分方才同陆羽交谈时神态自若、轻松至极的模样。
心头砰砰直跳,后背也已然渗透了不少冷汗。
面对危险,有的人选择长驱直入,而有的人却选择明哲保身,吴庸原本是后者,如今的他成了前者。
“想必你们二人也已知道,如今我接了一个多么棘手的案子。
此事若能办好,刑部员外郎之位必定有我吴庸的一份,日后刑部侍郎之位亦是大有可能,你们二人也能够在刑部之内地位水涨船高,从此逆天改命。
这件事,愿不愿意同我一起做?”
吴庸开口将所有的事情全部说清楚。
刑部之内。
他真正能够信任的人可不多,若是连面前的两人也不愿意。
他此次恐怕除了能够借着陆羽的威势,就真的是孤胆英雄、孤家寡人单打独斗了。
所幸,面前的两人能跟在吴庸的身旁,也并不是那胆小如鼠之辈。
若没了吴庸作为他们二人的靠山,日后在刑部之内的日子绝对不好过,人都有往上爬的野心。
两人对视一眼,随后躬身,瓮声瓮气地对着吴庸开口:“愿随吴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还请吴大人放心,只要有我们二人在,绝不会让吴大人伤了半分。”
听到二人的这番话,吴庸心头才略感到一丝轻松,但很快就被他重新收起,恢复到那般一丝不苟的严肃模样。
他不由转身望向了大理寺,还有其他衙门的方向。
接下来。
他所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而事情的顺利程度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大理寺、洛阳新都府尹、五城兵马司中军指挥,但凡在洛阳新都城墙外现场的所有朝廷中人,几乎全部都愿意出来作证。
配合调查的衙门更是连同锦衣卫那边递交过来的证据,将与李存义此前一起经营倒卖国难财生意的一众商人也都全数抓捕。
而所用的时间,前后不过也就只是匆匆半日工夫而已。
仿佛所有的一切,这案子的全部难处,早就被各个方面的人准备齐全,只需陆羽所指定的那人,也就是此刻的吴庸过来,人证物证铁证如山,就那般轻易至极地出现在他的面前,让这件案子办得严丝合缝,不会有半分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