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明商业银行,则是接下来要重点开展业务的关键。
目前银行业刚刚起步。
凡事都要循序渐进,衙门数量越少,越能集中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毕竟朱元璋可是个急性子。
若是短期内看不到成效,哪怕有陆羽作保,这银行衙门一事,也会在众多国家大事中逐渐被边缘化。
优先级别自然也会越来越低。
“对了,殿下。”
“银行衙门目前安排是怎样的?”
陆羽问道。
朱标面色略显尴尬。
陆羽心中一紧。
“陛下那边,不会什么都没安排?”
带着这种不好的预感,陆羽再次发问。
朱标尴尬地陪笑道:“父皇的意思是,将银行诸事全部都安排给先生您负责,地方政策以及其他与银行相关的权力事宜,
一切都归先生所有。”
“那可真是委屈陛下了。”
陆羽悠悠说道。
朱元璋如此行事,旁人见了,想必会觉得这是天恩浩荡。
君主以国士之礼相待,臣子理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可落到陆羽这儿,心里的怨气却满满当当。
“这朱老鬼还真是会省事。”
无奈之下,陆羽只能前往新都府尹。
找了块地,着手筹建银行衙门。
选址就在国子学体育场边上,与国子学只隔几条街。
怎么说这也是大明的衙门,而且还是由赫赫有名的“聚宝盆”,“财神爷”陆羽主办。
虽说不能太过奢靡,但也得显得恢宏大气,不至于比国子学差太多。
……
几日过后。
大明日报上反复提及银行一事,大明银行的新衙门也渐渐为众人所知。
可这一日。
朱标前来找陆羽,二人来到洛阳新都城外的海关处。
此处码头众多,远方船只鳞次栉比。
众多力工、贩夫走卒正挥洒着汗水,将货物从船上卸下,运往新都城内,正是他们的劳作,才有了洛阳新都的繁华以及大商业街的兴盛。
随着国库收银税收逐渐收缴。
此前陆羽在商业街推行的工票、布票等,也渐渐被取代。
毕竟那只是一时之策,当初陆羽修建洛阳新都时,手头缺乏现金,才发行这些票证作为临时替代货币。
如今,天子归来,数年过去,之前的政策大多已不再施行。
不过,那些存票却被各家商户留存,有些还被当作古董,用以见证洛阳新都的新建历程,毕竟每个时代都不乏收藏家。
二人身后,一众锦衣卫隐匿于暗处,不被众人察觉。
陆羽与朱标在一处野茶摊坐下,相对而坐。
可坐了一会儿。
他们留意到过往行人、商旅虽对银行之事多有提及,但言语间却并不看好。
无可奈何之下,陆羽只能主动询问:“银行一事,经大明日报宣扬,且还是由国子学先生陆羽主办。
难道还不值得百姓们信任吗?”
陆羽眉头紧锁,满脸不解。
他拱了拱手,继续说道:“陆先生堪称当世圣贤,此前为洛阳新都和百姓所做之事,问心无愧。
为何如今大家对这银行却如此抗拒?”
路边的百姓听了,缓缓回答:“这银行之事,虽说由圣贤主办,但大明日报上明明白白写着,银行是陛下所有。
而且说把银钱存入其中,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得到利息,银钱会因此变多,这种事千古未有。
我们这些寻常百姓。
家里就那么点积蓄,哪敢拿去赌?”
“公子,我们实在赌不起。”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陆羽听了,觉得很有道理。
可看着身边众人躲闪的目光。
他又觉得其中必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世间之事向来如此。
有人不敢尝试,也有人愿意去赌一赌。
再加上自己名声在外、影响力较大,这银行一事本应大体顺利推进,可如今却突然停滞不前。
离开这处查看点。
陆羽又专门去了其他重要地方,一一采访过后,得到的答案几乎与之前大同小异。
无奈之下,二人重回大明日报。
方孝孺得知银行推广情况不佳,见陆羽神色萎靡,上前安慰道:“先生,这才几天时间,银行之事不必如此急于求成。
或许过几日,事情进一步发酵,影响力扩大。
银行的事自然就水到渠成,误解也会不攻自破。”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