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一事前,微臣心中早有良策。
陛下这是不信微臣吗?”
闻言,方才还精气神衰弱的朱元璋,此刻身形灵活地跳下高台,三步并作两步,直奔陆羽面前。
上位者的气场扑面而来。
“你小子莫不是在诓咱?”
“陛下金口玉言,微臣驷马难追,又怎敢有诓骗陛下的胆子?”
陆羽摇了摇头,身子往后微微弓着退了一步。
“速速说来。”
朱元璋这下有了劲头,精气神瞬间好了许多。
“先生真有办法?
前几日您可不是在说玩笑话?”
这时朱标也面露诧异,走上前来。
“回太子殿下,微臣从不说玩笑话。”
陆羽一本正经地答道。
随后。
当着他们父子二人的面,一字一顿地开口:“推恩令。”
“推恩令?”
这个词,朱元璋和朱标并不陌生,前朝便已定下。
但一时间。
他们无法将这推恩令与如今的民怨沸腾以及地方豪族的不满联系起来。
“你小子别卖关子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
陆羽讪讪一笑,连忙继续说道:“推恩令,原是分割藩王之地、王侯之处所定下的政令。
如今。
我们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其用在如今民怨沸腾的地方豪族问题上。
微臣今日所用之推恩令,乃是一种分家之法。
既然朝堂派系可一再分化,有之前的淮西派,也有后来的浙东派,那为何地方豪族之内就分不出个新派系?
所谓新世家、新豪族,就如同科举时的天子门生。
一旦这些家族打上陛下的烙印。
他们自然会与原本的旧世家、旧豪族产生利益对抗与冲突。
如此一来,这民怨沸腾的局面,便可兵不血刃地解除,而且此令一旦施行,当下便会起效,甚至那些旧世家、旧豪族,怕也会心动。
陛下的旨意,到了如今可是颇有大用。”
陆羽一边说着,一边步步前行,妙语连珠,信心十足。
朱元璋听后,老脸微微一红。
朱标倒是不避讳这一点,说道:“先生说得有理。
父皇。
此事朝野之外众人皆知。
若将家族分为新世家、新豪族,且由我朱家旨意下达,那么日后千年,必将能够留存一份血脉,还能积累各个地方不少的人脉。
数代传承下来,也算是再传血脉于世了。”
陆羽面露赞同之色:“太子殿下英明。”
一时间。
朱标与朱元璋父子二人仔细思索着这一计策,越想越觉得惊讶。
但很快,朱元璋就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妥之处。
“可若是皇权特许,这些家族豪族的存在。
怕是数十年、数百年之后,这些家族势力膨胀,连那些由天子旨意派下去的地方官员都压制不住。”
“届时,这就是后来天子需要处理的麻烦了。”
陆羽毫不介意地耸了耸肩,无所谓地开口道:“已然不是陛下您这一代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这话显然不是朱元璋所乐于听到的。
身为开国皇帝。
他一直秉承的理念是把所有问题和麻烦,都在他这一代悉数解决,给子孙后辈留下一个安稳的江山。
察觉到朱元璋的心思,陆羽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意:“陛下,百年之后、数百年之后的事。
又岂是陛下与微臣所能完全左右的?
时移世易,无非只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罢了。
天下从来没有永恒不变的国策。”
陆羽微微停顿,再次说道,“数十年、数百年之后,如今皇权特许的这些家族,又有几家能留存于后世?
况且这些家族打上了皇家的烙印。
自然会对皇家多几分忠心,即便不忠心,也与原本的地方豪族没什么关系了。
而且,还可以在这上面设一个期限。
比如当今陛下在位时,可称其为‘洪武世家’‘洪武豪族’,等到太子殿下即位,年号变更,期限一到,便有了新旧之分。
新世家、新豪族在新天子的年号期间,自然会在为官等方面更受优待,天子圣眷独宠,如此便可实现持续发展。”
陆羽后半段话还没说完,朱元璋便已然决定:“那便照你小子的办法去做。”
“是,陛下。”
陆羽点头应道。
既然朱元璋不想听下去。
他也不愿做那讨人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