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 第3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第34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2 / 3)

有几十户钉子户愿意搬迁,领那五十贯钱,这倒大大出乎刑浩意料之外。

到第三天,同意搬迁的人数成倍数增长,竟达百余户之众。

直到这时,刑浩方才明白过来,这些钉子户也并非是铁板一块,都各怀心思,担心被别人抢了先。

更关键的是,在得知不同意拆迁有可能拿不到赔偿款后,他们在动怒的同时,更生出担忧。

民不与官斗,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真抵抗到最后,他们吃亏的概率显然更大。

为了搏那多出的百八十贯钱,非但把自己原本该得的五十贯给作没了,更连自己房子都保不住。

这么一想,是个人都该选择合作。

于是乎,自第四天起,同意拆迁的钉子户,又成倍地翻番。

担心领不到补偿款,这些钉子户们甚至争抢着同意,负责签发拆迁名录的府衙典吏,忙得几乎回不了家。

不到十天,几乎所有钉子户都已同意拆迁。

到这时,刑浩才收起担忧,感叹不已道:“想不到这陆大人小小年纪,竟对人心拿捏得如此精准!”

感慨称赞的不只刑浩,跟随陆羽的方孝孺、杨士奇等人,前来陪同的朱棣两兄弟,也对这拆迁进度大是感慨,纷纷称赞。

然而,陆羽那边却已顾不得这些夸赞了,他已将拆迁之事抛开,全身心投入到另外一件要务上。

征发徭役。

明朝的徭役分为三种:里甲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

其中,以里甲正役为主干,其规定百姓按里甲编户,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每户每十年一轮,轮流服役。

均徭则是里甲正役的衍生版本,修改了里甲役中每一百一十户为固定里甲的生硬规定,改为按户等人丁编排,均等服徭。

而杂泛差役则是对上述两种主要徭役的补充,属于临时性的征调。

然而,不管哪种徭役,都只是短期行为,到期之后就要放役户回归,即便是官府也不能强留劳动力,一直免费征用。

可是此次修建新都,陆羽所需要的,并非短期劳动力,他需要长期稳定的劳力,能持续稳定地从事营造生产。

如此一来,这徭役的征发和运用,就不能再照搬以往的模式了,必须推陈出新,创造出全新的模式,以适应营造新都的需要。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陆羽明天都往知府衙门跑。

一来是和通熟悉,了解附近百姓的情况。

不过陆羽并不急着开始征徭役,他先将各县县令和府衙典吏聚在一起,借用府衙的小黄册,圈定徭役范围。

这个工作极是繁琐,饶是县令们不必亲自动手,只叮嘱师爷和门吏干活,可时间一久,终有人扛不住了。

虽说这年头衙门清闲,可也架不住三天两头往府衙里跑,听等你陆大人调遣啊?再这么耗下去,自己县里的政务不管了?

“征个徭役,至于闹得这么复杂吗?”

“这个陆大人,当真是拿腔拿调,屁大点事,至于这么磨叽吗?”

县令们苦不堪言,常常私下抱怨,若非看在陆羽是朝廷下派来的中枢朝臣,他们早就撩挑子了,至于各县典吏们,更是敢怒不敢言。

除了抱怨陆羽行事繁琐外,他们对陆羽这次征徭的分量,也极是不满。

要知道,征发徭役也是有讲究的,应当按照人丁数目及田地来衡量决策,每一户每年都有规定限额,履行完了徭役,人家就没义务再给官府服徭。

而一次征用役夫过多,就等于提前预支了后续的徭役份额。

通常,官府在征发徭役时,都是大事慢做,每个月征用的劳力数量都有严格控制,这样做,方能避免浪费劳力,还能保证每月都有劳力以供驱使。

可如今,陆羽摊派的任务太重,对劳力役夫的消耗,实在过重。

“照他这么摊派下去,各县可征用的劳力都叫他嚯嚯完了,日后咱们再想修路治水,上哪儿找人去?”

“这不是为了他一己之利,坏了各县治务吗?”

“我看这位陆督造分明是太年轻了,急于在陛下跟前表现,以致操之过急!”

“建城又非一日之功,这么着急只能适得其反!”

一时间,怨声四起,可碍于陆羽身份压人,众人又只能不情不愿地依照指令,乖乖干活。

……

而在另外一边,拆迁工作依旧条不紊地进行着。

洛阳城外,新都建设衙门业已搭建完成,虽说临时搭建,这衙门略显简陋,可因承载着营造新都城的重任,这衙门近来很是热闹。

方孝孺、杨士奇等人奔来走去,陆羽则整日窝在衙内整理着新都的图纸。

此刻,衙堂中,陆羽正指着新弄好的图纸,朝一旁的朱家兄弟介绍道:“既是要修建新都,自然不能再照搬应天城的格局规制

最新小说: 众生芸:王者浴血 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荣耀大秦 民国:王牌飞行员 都市超级邪医 绥阳 我的葡萄牙帝国 大唐富翁 上班,然后被美少女敲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