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孔家又怂了!(2 / 3)

p> 猛然惊醒,朱梦炎迷茫抬头道:“是衍圣公回信了?”

仆人被问了个懵,连连摆手道:“老爷,是咱回府了!”

希望落空,朱梦炎顿又泄了气,他狠狠的朝那仆人瞪了一眼,道:“没回信吵什么吵?小心扒了你的皮!”

连番唾骂几句,他才懒散爬起来,晃悠悠爬下车去。

“唉,这衍圣公究竟何时才能回信啊?难不成……他这回又要装病,糊弄过去?”

上回宋濂前去拜请,孔希学就使的这招,此刻朱梦炎担心其又故技重施。

正自叹气,却又听门外管家的声音道:“老爷,山东那边……回信了!”

朱梦炎顿然大喜,忙转身接过信笺,打开一看,抬头便是:“朱尚书相请,孔某实不敢辞,然则近来身体抱恙……”

一看到这里,朱梦炎两眼一黑。

身体抱恙,这不明摆着回绝嘛!

他怎么也没想到,孔希学竟当真拒绝。

“事关儒家生死,孔家竟还能做缩头乌龟!”

恨恨骂了几句,朱梦炎彻底泄气了。

孔家不出面,他们这些官员也不敢上奏,那这科举改革之事可就真的成了定局了。

“天要亡我儒家啊!”

丢下书信,朱梦炎仰天长叹。

………………

另一边,北伐成功,满朝上下都是欢喜,唯独韩国公李善长却很不开心。

要知道,当初封赏开国功臣时,李善长可是被封为六公之首,从这一层面看,李善长一直隐隐压徐达一头。

现如今,徐达被加封三公之太保,威望声名已盖过李善长了,李善长哪能开心。

然而不开心又如何,朱元璋不可能因此收回徐达的太保之位,因而李善长之只能加班加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华夏通史的编纂中。

修史也是大功一件,这华夏通史又有特殊意义,他想着若能尽快完成此项大业,说不得能讨朱元璋欢心,也得个“三公”封赏,对此,朱元璋自然乐见其成,只是嘱咐李善长在修史的同时要保重身体。

华夏通史不过二三十万字,先前已修了接近三年,原本已近成书,不然朱元璋也不会直接把宋濂扔去川贵偏远地方,毕竟他可是副编撰。

而这阵子李善长又整天泡在国史馆中,夙兴夜寐,起早摸黑,终于在洪武十三年的年尾,将这华夏通史给编撰出来。

武英殿中,看着新修成的华夏通史,朱元璋乐得合不拢嘴。

前有徐达北伐灭元,后有华夏通史出炉,这一年的收获可算不小。

手抚着那册并不算厚的史书,朱元璋笑眯眯望着李善长,连连点头:“这几年,韩国公你辛苦了,有了这华夏通史,世人都该知晓我大明乃中原正统,四夷皆是我华夏支脉,我大明讨伐四夷,也算是师出有名了,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咱可得好好奖赏你!”

自中都案后,李善长一直深居简出,除了修这本通史外,再没抛头露面过,朱元璋对他近来表现,也确实很满意,此刻的“奖赏”,也绝非虚言。

李善长却是一脸谦虚道:“上位过奖了,臣不敢贪天之功,编纂此书,上有陛下英明决策之能,下有诸同僚废寝忘食之苦,臣不过居中调度,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天子封赏,自谦推辞是官场惯例。

说完这些客套话后,李善长犹未停下,继续拱手请奏道:“臣斗胆,为具体主笔修史的几位史官,向上位讨个封赏,此番修书,这几位史官劳苦功高,实在尽忠职守。”

他竟为那几位负责具体编纂通史的手下请功邀赏。

乍听这话,李善长着实是个体贴上官,天子要赏他,他把功劳全推给下属,还贴心替下属邀赏,可细一品味,这话里却别有意味。

试想,连那些手下人打杂的都有了封赏,他李善长这个主编官,又岂会旁落?因此,替手下人请赏,说到底还是换个说法给自己要赏赐。

朱元璋岂会听不出这点言外之意,他当即笑道:“那些人自是要赏,可真要论起来,韩国公你才是劳苦功高,居功至伟,说吧,你要如何赏赐?”

既然对方玩了个心思,朱元璋也来了招借力使力,同样还以机谋。

赏是肯定要赏的,只不过赏什么,却不是我朱元璋定,而是你李善长自己提。

让你自己提,你还好意思要高官厚禄吗?

其实对于朱元璋而言,如何封赏李善长,也着实是个麻烦事。

虽说李善长年事已高,可他毕竟身子骨还硬朗。

其有权势,又有关系脉络,若是叫他回到官场,重掌实权,势必又会成为下一个实权宰相,这一点,绝不是朱元璋想看到的。

好在李善长也清楚朱元璋的心思,自胡惟庸被处死之后,他就再也没想过染指权力了,因而连连摆手,“自谦”道:“臣实在不敢再讨要封

最新小说: 玉钤锁天录 我岳父是朱元璋 上班,然后被美少女敲诈 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我的葡萄牙帝国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荣耀大秦 民国:王牌飞行员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