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但如此,连他们原先的俸禄,也全都折算成宝钞了,这发来发去都是一张纸,能有啥用?
当即便有人站出来,说道:“陛下,此举不妥!”
干系到自身利益,现在要的是寸步不让,可即便反对,也不能明着反对,毕竟这宝钞是当前国朝新政,你总不能明晃晃说信不过这宝钞吧!
因此,官员们的借口,多半拐弯抹角。
“陛下,这大明宝钞使用不便,徒增繁琐!”
“宝钞虽好,可家中老小使惯了银钱,骤然变更,怕他们使不利索。”
“吾等老眼昏花,实在辩不清宝钞数额,望陛下体恤!”
他们找出的理由五花八门,可细一听来全是歪理邪说,压根站不住脚。
朱元璋一听便怒了,当即板起脸来,怒斥道:“哼,你们这是做什么?大明宝钞乃是朝廷国策,尔等身为大明朝臣,理当积极相应,支持国朝新政,如今尔等推诿拒绝,究竟何意?莫非尔等也不相信我大明宝钞?”
“臣等不敢!”众臣连忙告罪道,即使心里真的不相信,那在表面上也不能说出来。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这么说定了,从即日起,所有官员的薪俸都由大明宝钞发放!”还不等大臣们再说话,朱元璋当机立断说道,说完,他就直接起身离开了。
一干朝臣彻底傻眼了,全都呆愣在殿中不知所措。
“唉,这算是什么事啊?”
“原本给他老朱家卖命已经够惨的了,稍不留神,便要贬官外放,闹个不好,甚至会掉脑袋。”
“咱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那点薪俸吗?”
“现在倒好,最后这点俸禄也没了,换成什么宝钞了!”
“那玩意儿……能干啥?”
一声声抱怨中,这场朝会走向落幕。
翌日,朝廷便将要发行大明宝钞的消息公诸于众,随着公布的,还有数条有关宝钞的政令。
其一,自此以后,百姓缴纳赋税,若是以宝钞缴纳,可享受九折优惠。
其二,所有商户不得拒收大明宝钞,宝钞也可与金银自由兑换。
其三,大明朝自上而下,所有官员的薪俸,皆以宝钞发放。
这三条政令的公布,立时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
一方面,税赋优惠令世人眼馋不已,另一方面,宝钞的可信度,也在经受考验。
历经前元乱世,百姓对于朝廷的话,自然是不大敢相信的,然而,第三道政令的颁布,也让这份质疑渐渐动摇。
官员们毕竟是上层人士,他们自然掌握了最可靠的消息,若连官员都接受了宝钞,倒可证明朝廷对此是下了决心的。
当然,决心归决心,这宝钞最终能否顺利推行,仍未可知。
世人对于宝钞的议论猜测,远未停歇。
宝钞的前景,也尚未明朗。
……
民间物议纷纷,对宝钞评价不一,说好说坏各占一边。
但在官员阶层里,风评却大是不同,清一色的骂声一片。
骂归骂,却也改变不了既定事实。
转眼间,就到了发放薪俸的日期了。
这一日,户部衙门外,排着一长串正等候着领俸禄的官员。
众人仍在议论纷纷。
“听说从这次起,往后咱们的俸禄,可就没有实银了。”
“早都下了告示了,都换成那大明宝钞了!
“那宝钞能有甚用?拿到集市里,能换米粮盐布吗?”
“谁知道呢?”
众人担忧不已,心中却还在奢望此事有转寰余地,但这份奢想,随着第一个领到俸禄的官员出来,就彻底幻灭了。
那官员刚出衙门,便垂头丧气直骂骂嚷嚷,手中还拈着一沓厚纸张,便是瞎子也能认出,那沓纸便是新近发行的大明宝钞。
“真他娘的晦气,辛苦办公,竟换来这叠废纸!”官员垂头丧气地走了开去,一路走还一路骂。
而当他走远,衙门口的叫骂抱怨声,却更响亮了。
所有官员全都放弃幻想,开始唾骂起朝廷新政了。
谩骂之后,便是担忧。
木已成舟,既定事实无法改变,便只能作日后打算,他们最担心的是,这辛苦钱,日后只能当成废纸。
“这玩意儿能用吗?”
“若是不能用,咱日后的生计该从何着落?”
“难不成白白给朝廷卖命?”
担忧声渐渐传开,随着夏日暖风直飘向远方,一直飘到,离户部衙门不远处的一间酒楼中。
酒楼二楼,雅间里,陆羽正靠窗而坐,一面喝茶一面观望着户部方向。
在他对面,道衍和尚却是满脸担忧道:“此事……当真能成?官员们不会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