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宝钞提举司(2 / 3)

有了张钦祖出言,其余官员也当即跟着附和。

“金银钱财之事,素是户部主管,怎可独立于朝堂之外?”

“若任其独断专行,怕会影响我朝财政大计!”

“此例一开,我朝庭纲制必遭重挫啊!”

众人像是商量好的,七嘴八舌说了一通,又齐齐拱起手,同声道:“望陛下三思!”

一时间,满朝上下齐声反对。

显然所有朝臣已达成了默契,要坚守这道底线,绝不叫朱元璋逾越旧制。

新衙门独立于朝廷之外,这是事关朝纲稳定和朝廷体态的大事,绝不能开这先例。

虽说此前已有锦衣卫这样的衙门不受朝堂管控,但毕竟那是天子私军,所干之事也是皇帝的私事,其他人不好反对。

可这宝钞提举司就不同了,它所辖制之印钞之事,是干系财政和民生的公事,既是公事,自然不能跨过朝廷,私相授受!

朱天子一意孤行,百官齐声反对,君臣之间,似已形成针锋相对局势。

此时,众朝臣同仇敌忾,绝不肯退缩一步。

满殿朝臣同气连枝,齐声高呼陛下三思,反对声势一浪大过一浪。

而朱元璋高坐大宝,却是面色镇定,他既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对朝臣的谏言作任何评点,而是幽眼在朝臣之中来回巡视,最终将目光锁定在户部堂官身上。

“任彬,你是户部尚书,此事你觉得如何?”

任彬素是老成持重的,此刻依旧秉持他那稳重性子。

缓缓从队列中站出来,轻拂袖口,躬身拱手道:“回陛下,这宝钞提举司是陛下所设,其下辖官员所领的也是朝廷薪俸,既领朝廷薪俸,却又不受朝廷监管,这显然不合规矩。”

他不像其他人那般严辞贬斥,可话里话外仍是反对态度。

据理力争,新衙门独立不合朝廷规制!

这话说得在理,朝臣们立又连连点头,低声暗和。

朱元璋冷笑起来,笑声虽不很阴狠,却暗含幽森,朝臣们听得心下起毛,却不知天子又要大发什么宏论。

朱元璋再看向任彬道:“按照任尚书的意思,这宝钞提举司当归你户部经管了?”

任彬略作犹豫,拱手点头道:“依朝廷规制,理当如此!”

“好!”

朱元璋又笑:“既是如此,那便请任尚书给咱说说,既要维持宝钞不贬值,又要令这宝钞取代金银,每年当印发多少宝钞才最合适?”

你不是要经管宝钞嘛,便拿专业问题来考考你。

说得出来,便由得你。

若一问三不知嘛……那就一边凉快去!

果如朱元璋所料,任彬一听问题,当即傻眼了,翻着大眼珠思索片刻,仍放不出一个屁来。

“这……这……”

任彬急得额头直冒汗,支支吾吾半天,仍只是一个“这”字。

这一下,满殿朝臣也都慌了,这若答不上来,岂不正合了天子心思?

众人赶忙交头接耳,试图筹算个答案出来,可他们连户部官员都不如,怎么可能答得上来。

就在众人叽叽喳喳,相互探讨征询之时,朱元璋一声冷哼,叫朝堂重归宁静。

“户部主管财税大计,你身为户部尚书,竟连个统筹算学都搞不明白,如此昏聩无能,拿什么经管宝钞提举司?”

朝臣们被骂得哑口无言,无从反驳,而任彬则已面红耳赤,忙跪地认错:“臣无能,望陛下恕罪!”

朱天子的谩骂犹未停歇:“若叫你户部主管印钞,只怕要不了几年,这大明宝钞便会一文不值,到那时,我大明子民自受其害,我大明江山再遭动荡,你们怕又要推卸责任了吧!”

声声训斥之下,大殿之内鸦雀无声。

朝臣们无从辩驳,只羞得臊首耷耳。

宝钞本是户部分内之事,连户部尚书都被驳得跪地认罪,其他人哪还能说出话来?

当下众人没了主意,只能齐齐将目光聚焦在胡惟庸身上,能劝动天子的,怕也只有这当朝宰相了。

朱元璋居高临下,自然也将朝臣们的目光看得清清楚楚,他立也望向胡惟庸道:“胡相,你来说说吧!”

朱元璋这一问倒正契了朝臣们的心意,朝臣们满心期盼,就等着胡惟庸出面劝阻。

可没想到,胡惟庸刚一出列,立刻拱手赞和:“臣以为,陛下此举甚善,发行大明宝钞乃专司学问,所需人才非比寻常,若其独立朝廷之外,恰能防范朝堂干扰,避免利益纠葛。”

胡相竟与朱元璋站到了一起。

所有官员都懵逼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莫非胡相真的背叛了官员阶级?

而有了胡惟庸的支持,百官根本无从反对,天子和宰相都说好,你便是扯破了嗓门反对,又有何用?

最新小说: 我的葡萄牙帝国 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民国:王牌飞行员 上班,然后被美少女敲诈 玉钤锁天录 军火库:我有百万美貌大力女兵 荣耀大秦 我岳父是朱元璋 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错位时空:与古人分享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