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暗香暖孤枝(1 / 2)

如兰婚后的沉寂与眉宇间难以掩饰的落寞,终究没能逃过盛府关切的眼睛。

消息辗转传到了远在禹州的明兰耳中。

澄心堂内,明兰看着房妈妈托人捎来的信,信中委婉提及如兰在文家似乎“水土不服”

,言语间多有寂寥之意。

明兰放下信笺,轻轻叹了口气。

她虽远在禹州,却能想象得出如兰此刻的境况——从一个众星捧月的娇小姐,骤然跌入清贫琐碎的柴米油盐,身边最亲近的丈夫却又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份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无人诉说的孤独感,足以将一个性情不够坚韧的女子击垮。

“小桃,”

明兰唤道,“去库房,将前些日子新得的那几匹素净厚实的松江棉布取两匹来,再包些上好的银霜炭。

还有,我记得库里还有些燕窝和阿胶?各包上二两。”

她沉吟片刻,又道,“前儿庄子上送来的新米和风干的野味也装一些。

不必多,够寻常人家吃上旬月即可。

拣那最实在的,不要花哨。”

“是,夫人。”

小桃应声而去。

丹橘在一旁研墨,轻声道:“夫人是想给五姑娘送去?只是…文家清贫,骤然送去这些贵重之物,会不会反而让五姑娘和文家老夫人为难?”

明兰提笔蘸墨,唇角泛起一丝温润的笑意:“所以不能送金银珠宝,也不能送绫罗绸缎。

送些实用的吃食、衣料、炭火,只说是娘家姐妹心疼她初嫁,添些嚼用,贴补家用,不显山不露水。

文老夫人是明白人,只要不是故意炫耀,这份雪中送炭的心意,她不会拒绝。”

她顿了顿,铺开素笺,“再写封信,总要有些话宽慰她。”

笔尖落在纸上,墨迹晕开,字字温婉:

“如兰姐姐妆次:

见字如晤。

禹州天寒,不知汴京如何?姐姐初入文家,诸事繁杂,可还安好?妹在禹州,一切尚可,唯念及姐姐,常恐姐姐新妇持家,劳心劳力,身边又无旧日姐妹相伴,或有寂寥之时……”

信中,明兰只字不提文家清贫,也不问文炎敬待她如何。

只絮絮叨叨说着禹州的琐事:初雪如何,衙署后院新移栽的梅花开了几朵,小厨房新琢磨出一种耐存放的点心方子,连带着方子也誊抄了一份附上。

又说起自己初到禹州时,面对百废待兴、强敌环伺的惶恐与无助,以及如何在顾廷烨的支撑下,一点点学着应对,如何在琐碎繁杂中寻得一丝心安。

“……持家理事,看似琐碎,然一粥一饭,一针一线,皆是根基。

根基稳,则心安。

姐姐性情爽利,自有丘壑,些许不适,定能安然度过。

文举人寒窗苦读,志在功名,此乃正途。

姐姐能于此时为其稳住后方,使其心无旁骛,亦是功德。

夫妻之道,贵在相知相守,非朝夕可成。

待其蟾宫折桂,金榜题名之日,姐姐今日辛劳,皆成佳话。

妹在禹州,遥祝姐姐安好,若有需处,万勿见外……”

信末,明兰又特意添了一句:“所附之物,皆是禹州寻常土产,些许嚼用,权作姐妹心意。

姐姐莫要推辞,留着给老夫人和姐夫添些暖意也好。”

数日后,文家那方清寂的小院,迎来了禹州来的车马。

东西不多,却件件实用厚实。

两匹厚实的松江棉布,正好给文老太太和文炎敬裁制冬衣;一篓银霜炭,烧起来无烟耐烧,比文家平日用的劣炭好上太多;一小袋晶莹的新米,几块风干的鹿肉野鸡;还有两包用油纸仔细裹着的燕窝和阿胶。

文老太太看着这些东西,沉默良久。

她抚摸着那厚实的棉布,感受着炭火的暖意,最终什么也没说,只对如兰点了点头:“盛家姑娘,有心了。”

语气里,是难得的温和与认可。

如兰捧着明兰的信,在灯下读了一遍又一遍。

信中的絮叨家常,如同涓涓暖流,一点点熨帖着她心中那些褶皱和寒意。

尤其是那句“持家理事,看似琐碎,然一粥一饭,一针一线,皆是根基。

根基稳,则心安”

,还有那句“能于此时为其稳住后方,使其心无旁骛,亦是功德”

,仿佛一道光,穿透了她眼前的迷雾,让她看清了自己此刻的位置和价值。

她不再是那个只能等待丈夫垂怜、自怨自艾的新妇。

她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太上武神诀吴云肖雪燕 六零下乡:知青她有透视眼,带村考古奔小康 肖雪燕吴云 爽翻!在无限世界白嫖系统奖励 天命妖女之不死捉鬼师 噩梦使徒 百战百胜,从晋西北到长津湖! 夫人要和离,侯爷追妻悔断肠 踹掉渣男后,被他小叔撬墙角 穿越修真界我天崩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