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喝:“顶住!都给本王顶住!”
然而,前沿的叛军在朝廷军稳步推进的压力下,已然呈现出不支之势,阵脚开始松动,缓缓向后败退。
“殿下!敌军锋锐,暂避其芒!退守落鹰涧险要再战不迟!”老将秦毅在一旁,语气“焦灼”地劝谏。
唐玉澜脸上写满了“不甘”与“愤怒”,他死死瞪了远处的唐玉宣和李长风一眼,尤其是看到唐玉宣那清冷坚定的面容时,眼中闪过一丝计谋得逞的阴狠。
但表面上却是一副被迫无奈的模样,咬牙吼道:“撤!全军后撤!退往落鹰涧!”
鸣金声响起,叛军如同退潮般向后溃退,旗帜歪斜,丢盔弃甲,场面显得颇为狼狈。
那数千东瀛士兵也混在溃军中后撤,秩序井然,并未显露多少慌乱,但也未曾展现出任何超常的战力。
“赢了!叛军败了!”
“追上去!别让唐玉澜跑了!”
“公主殿下神威!大将军神威!”
朝廷军阵营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巨大的喜悦和胜利的憧憬冲击着每一个士卒的神经。
连日征战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所有人的目光都炽热地投向点将台上的唐玉宣,只待她一声令下,便将这股洪流彻底倾泻到溃逃的敌人头上。
唐玉宣呼吸急促,握着缰绳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
眼前的景象,不正是她梦寐以求的吗?
叛军主力溃败在即,元凶唐玉澜近在眼前,只要挥师掩杀,持续数月的东境战事,乾国内部最大的动荡,很可能就在今日彻底终结!
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上的定鼎,是她向父皇、向天下证明自己能力的最好机会!
结束战乱,让百姓休养生息的强烈愿望,在她心中熊熊燃烧。
她猛地看向李长风,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决绝的光芒:“长风!战机已至!叛军士气已泄,溃不成军,此时不追,更待何时?”
李长风剑眉紧锁,目光锐利如刀,死死盯着那看似狼狈、实则撤退队列并未完全散乱的敌军,尤其是混在其中的东瀛部队。
他沉声道:“公主,冷静!此败太过刻意!山本玄术绝不止这点威力,东瀛魂修未动,烟遁兵未出,这分明是诱敌之策!落鹰涧地势险要,必有埋伏!”
他的声音冷静而急切,试图压下全军躁动的情绪。
然而,此刻的唐玉宣,已被巨大的胜利希望和麾下将士高昂的求战呼声所淹没。
她看着李长风,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坚持,甚至有一丝不被理解的委屈:“长风!我知你素来谨慎!但你看他们,丢盔弃甲,仓皇逃窜,岂是诱敌能装出的模样?
山本或许只是徒有其表,东瀛人远道而来,未必肯为唐玉澜死战!这是结束战争最好的机会,我不能因为可能的‘埋伏’,就坐视良机溜走,让将士们的血白流,让战乱继续蔓延!”
她的话语掷地有声,不仅是对李长风说,更是对自己统帅职责的宣告。
她不仅仅是李长风计划中的未来女帝,更是此刻乾国三军的实际统帅,肩负着无数人的生死和国家的命运。
“公主!”李长风声音陡然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相信我!这是陷阱!一旦进入落鹰涧,后果不堪设想!”
“李将军!”唐玉宣猛地拔高声音,凤目中闪过一丝决然,她第一次在军前如此强硬地反驳他,“我才是三军主帅!
战机转瞬即逝,若因犹豫而纵虎归山,他日卷土重来,所需付出的代价,谁人能负?此令,由我而发,若有任何差池,我唐玉宣一力承担!”
话音未落,她已猛地拔出腰间佩剑,那柄象征着她权力与责任的宝剑在秋日下划出一道刺目的寒光,剑尖直指溃逃的叛军,用尽全身力气,声音穿透云霄:
“全军听令!追击叛军,擒杀唐玉澜者,封万户侯,赏万金!杀——!”
“杀——!”
主帅身先士卒的号令,如同点燃了最后的引信。
朝廷军压抑已久的战意和立功之心彻底爆发,如同决堤的洪流,汹涌澎湃地朝着“溃逃”的叛军追去。
各级将领纷纷呼喝,驱动本部兵马,形成一股无可阻挡的追击浪潮。
“公主!回来!”李长风脸色瞬间铁青,厉声喝道,伸手欲拦,却只抓住了一缕掠过的疾风。
唐玉宣回头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复杂无比,有坚持,有决绝,或许还有一丝对他过度谨慎的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