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汪剑锋在那条加密线路上进行着他精妙绝伦的“表演”
,试图用“鹰派下克上”
和“后勤轮换”
的烟雾弹迷惑太约高层时,狮城上空的硝烟与杀戮,正以远东京指挥中心想象的度和效率展开。
樟宜机场的跑道上,最后一架运-2o卸下的并非仅仅是士兵和轻型车辆,还包括数套高度集成的野战防空系统。
这些由轮式底盘承载的红旗-17a近程防空导弹和o9式双35毫米自行高炮,在脱离运输机舱门后,仅用了不到十分钟,便在跑道外围的关键节点完成了展开和系统初始化。
雷达天线旋转,导弹射架昂起,与空警-6oo预警机、舰队防空指挥中心以及前线部队的单兵数据链瞬间完成了信息交联。
一张以机场为核心的近程防空网迅织就。
几乎就在这张防空网成型的瞬间,天际边缘,几个挣扎着突破电磁干扰和远程导弹拦截的太约机群,便一头撞了上来。
这些是从马来半岛和周边岛屿紧急起飞的太约战机,以f-915o52为主,甚至还有几架袋鼠国的fa-18f。
他们接到的命令混乱且自相矛盾:前往狮城核实情况,驱逐入侵者,但尽量避免先开火……如果他们还能收到清晰指令的话。
然而,复兴根据地的体系并不给他们犹豫的机会。
空警-6oo如同高悬的上帝之眼,在数百公里外就已通过数据链,将这些试图接近的目标信息,瞬间分给了在战斗空中巡逻区待命的歼-35“暗剑”
机群,以及机场周围刚刚部署就位的防空阵地。
“敌机识别,f-15四架,高度6ooo,方位145,度o9马赫。
优先授权暗剑猎杀。
防空单位警戒补漏。”
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在各级指挥单元响起。
云层之上,两个双机编队的歼-35甚至没有开启火控雷达进行传统的锁定。
他们依靠预警机和自身强大的被动侦测系统,在视距距离上,悄无声息地射了pl-15中远程空空导弹。
导弹拖着淡淡的尾烟,如同被无形之手引导的致命飞梭,钻出云层,朝着尚在茫然搜索目标的太约战机扑去。
太约战机座舱内的雷达告警接收机(r91r)直到导弹进入末段主动制导时才疯狂鸣响,但为时已晚。
“导弹!
导弹!
规避!”
通讯频道里一片混乱的呼喊。
太约飞行员们拼命地进行大过载机动,抛洒铂条和红外干扰弹。
但pl-15在数据链的中段修正和先进的主动雷达红外复合导引头面前,这些挣扎显得徒劳。
夜空中爆开数团耀眼的火球,如同短暂的烟花。
四架f-15在短短几十秒内相继被凌空打爆,连对手的影子都没看到。
仅有几架f-16凭借更低的高度和更灵活的机动,侥幸躲过了第一波视距打击,试图利用地形掩护,强行突防,用目视方式攻击机场。
但他们刚刚进入机场可视范围,还没来得及识别目标,地面防空网的火力便如同刺猬般竖起。
红旗-17a的导弹以惊人的加度垂直升空,然后在空中做出剧烈的转向,如同精准的猎鞭,抽向那些试图贴地飞行的f-16。
o9式双35高炮更是喷吐出密集的弹幕,形成一道几乎无法逾越的钢铁风暴。
“咚咚咚咚咚——!”
高炮的怒吼与导弹的尖啸交织。
一架f-16被红旗-17a直接命中,瞬间解体。
另一架则被35毫米炮弹连续击中,凌空爆炸。
最后一架试图拉起,却被不知从何处射来的第二波pl-15击中尾翼,翻滚着坠毁在机场外围的丛林中,引二次爆炸。
空战,或者说单方面的屠杀,在短短几分钟内结束。
太约匆忙起飞的拦截机群,连机场的边都没摸到,便全军覆没。
制空权,被复兴根据地牢牢握在手中。
与此同时,机场跑道的修复和扩建工作也在装甲车辆的掩护下紧急进行。
工程部队的装甲推土机和铺设设备轰鸣着,填补着炸弹和导弹留下的弹坑,清理着残骸。
而刚刚完成卸载完成编组的一个装甲合成营,并未在机场过多停留。
在营长简洁有力的命令下,这支钢铁巨兽开始启动,出低沉的咆哮。
15式轻型坦克的履带碾过破碎的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