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但相信在座的各位,尤其是负责后勤和生产的同僚,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如同在胸口压上了一块巨石。”
他指向屏幕上的数据:“这是我们能在废墟上迅站稳脚跟,并展至今的重要倚仗之一。”
“在工业体系完全重建之前,我们依赖一种……难以复制的特殊渠道,获得了维持战争机器运转所必需的弹药、燃油、关键零部件,乃至一些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援。
“这让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资源匮乏期。”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
林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随着我们重装合成旅、机械化步兵旅、航空兵旅、火箭军、两栖作战旅、战略轰炸机部队,和现在两支核动力航母战斗群的加入,以及各个新编的机械化步兵旅和内卫部队,我们军队的现代化、无人化、重型化程度呈指数级提升。”
“这意味着,我们每日维持战备的基础消耗,以及进行任何一场中等规模军事行动所需的物资,已经变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我们过去所依赖的那种……相对轻松获取关键补给的方式,其所能提供的支撑,与我们如今庞大的需求相比,已经显得捉襟见肘。”
屏幕上,一条代表“每日基础消耗”
的曲线急剧上扬,而代表“特殊渠道获取能力”
的曲线,虽然也在增长,但斜率远远跟不上消耗曲线。
两条线之间的缺口,正在肉眼可见地扩大。
“根据研判,照目前趋势,最多三个月,我们在关键战略物资方面的储备将跌破安全线。”
“届时,一旦爆大规模冲突,我们将面临高端弹药补给困难、战机舰艇出勤率下降的致命风险!”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只有沉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的军事优势,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过去那种高效获取关键物资的能力之上。
一旦这个优势被削弱,庞大的现代化军队反而可能成为拖垮根据地的负担。
“之所以如此急于整合岭南、琼州,甚至不惜在西部采取铁血手段向前推进,外在威胁是原因之一,但更根本的,正是为了应对我们内部这个迫在眉睫的后勤危机!”
林禹环视众人。
“我们需要更广阔的战略纵深,更多的人口劳动力,更庞大的工业产能,来逐步填补这种特殊补给方式与我们实际需求之间越来越大的缺口”
“岭南的初步稳定,琼州的开,桂柳的产业升级,都是为了这个目标。”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
他顿了顿,抛出了核心议题,仿佛将一颗巨石投入死水:“工业体系的完全重建和产能爆需要时间!
而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所以,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办法,在工业产能完全跟上之前,快、大量地获取补给点数,稳住我们的后勤命脉!
否则,一切宏图都是空中楼阁。”
众人议论纷纷,提出各种方案,如加大境内丧尸清理力度、探索更高效的击杀方法等,但都觉得杯水车薪,无法填补那巨大的红色缺口。
这时,林禹说出了他深思熟虑后的方案,一个堪称激进甚至残酷的点子,他的声音里不带丝毫感情,只有绝对的理性:
“第一,启动轮战计划。”
林禹的手重重地点在地图上湘、贵两省以及西部军区方向的大片被猩红色标记的未完全控制区域。
“组建多个新编作战集群,以新征募的士兵为主,混编经验丰富的军官和老兵作为骨干,配库存的、可以使用当地搜集的弹药和燃料的旧式武器(例如81杠、4o火、老式牵引火炮等),或者由桂柳兵工厂加紧生产这类弹药消耗量大的武器。”
“他们的任务,不是占领,而是以连、营为单位,轮番进入湘、贵两省的丧尸密集区,进行高强度的狩猎行动。”
“目标只有一个——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击杀丧尸!”
“这样做的目的。”
林禹解释道,语气像是在陈述一个数学公式。
一是用最低的后勤成本(主要使用可本地补给的武器),磨练新部队,让他们在实战中见血成长。
二就是最直接地——获取海量的补给点数!
湘、贵两省人口基数庞大,丧尸数量惊人,这正是我们最庞大的、尚未开采的点数矿藏!
“第二,加强西部军区力量,授予前出东南亚部队特别授权。
林禹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