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着我们的到来!
记住,你们的度,关乎生死,你们的精准,关乎存亡!”
“现在,我命令,行动,开始!
祝凯旋!”
“登机!”
随着命令,士兵们以娴熟的战术动作,快而有序地涌入直升机的舱门。
他们不仅携带了标准的步枪、机枪和狙击武器,还额外配备了大量的破拆工具(液压钳、撞门锤)、爆破索、医疗物资、担架,以及用于标记安全区域和引导直升机的荧光棒、烟雾信号剂。
庞大的混合编队迅在夜空中组成,朝着预定的目标——青云山机场及周边区域扑去。
编队飞行高度极低,充分利用地形雷达规避地面可能存在的威胁,引擎的轰鸣被刻意控制在战术允许的最低限度,以求达到最大程度的突袭效果。
“尖刀呼叫旅部,编队已通过导航点,预计八分钟后接触目标区。”
“空中掩护编队已前出侦察。”
“旅部收到。”
顾旅长再次强调:“优先确保着陆场安全,随后立即展开对周边标志性建筑的侦察与救援,动作要快!”
就在直升机编队即将进入目标空域时,后方预设阵地的旅属炮兵群和加强的远程火箭炮对机场外围几处预先标定的、尸群高度密集的区域进行了短暂而猛烈的急袭。
火光在远处的地平线上连续闪烁,拉开了战役的序幕。
这既是为了清除可能的集结尸群,也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和扰乱机场核心区域的注意力。
“护航组注意,分散队形,压制跑道及周边可见威胁,掩护机降!”
武直-1o编队如同离弦之利箭,率先脱离运输编队,扑向机场。
机毫米机炮出短促而有力的“咚咚”
声,将跑道上零星游荡的丧尸精准点杀。
火箭巢喷射出密集的火舌,对跑道边缘的机库、维修棚等可能藏匿威胁的掩体进行覆盖性打击,扬起冲天烟尘。
在武直-1o的强大火力掩护下,运输直升机群迅降低高度。
直-8g在跑道和滑行道上实施快轮式着陆,而更灵活的直-2o则在更多开阔地带甚至建筑物顶部进行索降和短悬停机降。
舱门打开,降索抛出,全副武装的空突旅士兵们从暗夜中跃出,迅捷而有序地落地。
他们第一时间以班组为单位,向四周展开,建立环形防御,机枪手迅抢占制高点,狙击小组则寻找有利位置,警惕地扫描着整个机场。
几乎在建立初步防御的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多个连排级单位迅化整为零,组成数十个精干的救援突击队,在武直-1o的低空伴随掩护下,扑向机场周边的关键建筑——航站楼、航空指挥塔、机场宾馆、货运仓库以及附近的雷达站。
这些建筑结构坚固,储存有物资,是极有可能存在幸存者的地方。
“救援1队呼叫旅部!
航站楼二楼东侧候机区,现强烈生命信号!
观察到多处人为设置的障碍物和用床单、涂料制作的巨大s求救标志!
重复,确认现幸存者!”
频道里传来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顾卫国在指挥所内紧紧握住通讯器:“批准进入救援!
火力组严密监视周边,清除一切接近威胁!
医疗组紧随其后!
动作要快,但要确保安全。”
“救援1队明白!”
士兵们利用破拆工具和爆破索,快而谨慎地打开被从内部加固的航站楼侧门。
内部光线昏暗,弥漫着灰尘和腐臭的气息。
队员们依托战术手电和头盔微光夜视仪,交替掩护,逐层清理零星的丧尸。
他们不断用扬声器喊话:“我们是军队!
我们来救你们了!
请待在安全位置,不要随意走动。”
在二楼一个被座椅、行李车层层堵死的候机厅角落里,他们找到了第一批幸存者——大约四十余人,男女老少都有,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但眼神中却爆出难以置信的狂喜与希望的光芒。
他们是灾变时被困于此的旅客、机场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依靠机场内部的便利店、自动售货机和收集雨水,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
“救援2队报告!
机场宾馆顶层和地下室均现幸存者!
顶层约二十人,利用水箱和太阳能板生存;地下室约十五人,依靠酒店库存食品……”
“救援3队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