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191步枪瞬间打出两个点射。
“噗通!
噗通!”
两具额头中弹的丧尸从窗口栽落。
“爆破组!
前方便利店,里面有聚集反应,用云爆弹清理!”
一名战士迅上前,使用pf97式93毫米单兵云爆火箭筒,准确地将一枚云爆弹射入破碎的店铺门内。
火箭弹拖着细微的尾烟,瞬间没入昏暗的店铺内部。
短暂的寂静之后——
“轰!
!
!”
一声沉闷如雷的爆响!
并非传统高爆弹药的瞬间冲击和破片四溅,而是先有一次较小的初级装药爆炸,将云爆剂抛洒开来,形成一片弥漫的云雾状气溶胶,与空气充分混合。
紧接着,是第二次更为剧烈的爆炸!
云雾被瞬间引爆,巨大的火球在密闭空间内急剧膨胀,疯狂地吞噬着每一寸空间和其中的氧气。
温度在千分之几秒内飙升到近25oo摄氏度。
所有的嘶吼声,在这一刻被物理性地掐断。
火焰从门窗缝隙猛然喷出,又迅被抽回。
店铺内部,无论是普通丧尸还是蜷缩的变异体,都在这一刻被彻底“清理”
。
它们的内脏被压震碎,躯干被高温碳化,甚至来不及挣扎,便已在炼狱般的环境中化为焦骸。
云爆弹对有限空间内的有生目标,展现出了堪称毁灭性的清除效率。
然而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用于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对于陆军一旅和重装合成旅下属的机械化步兵而言,他们的清理范围更广,目标更明确。
一些坦克和火炮因限制命令或角度问题无法有效打击的重要设施,如通讯基站、小型变电站、水处理厂的泵房等,都需要他们下车,进行逐个房间、逐条管道的清理和巩固。
在一个半地下的区域变电站外,一个步兵排就遭遇了麻烦。
变电站内部结构复杂,丧尸依托控制室和电缆沟道顽抗,而且里面似乎混杂着几只行动迅捷、能短距离攀爬的变异体。
坦克炮无法直射,步战车的机炮也难以覆盖所有角落。
“建立防线!
一班守住入口,二班三班,跟我交替掩护推进!
注意头顶和脚下!”
排长果断下令。
战士们三人一组,背靠背,枪口分别指向不同方向,小心翼翼地踏入昏暗、充满血腥和腐臭味的变电站内部。
手电光柱在布满油污和血渍的设备间晃动,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响。
“左边通道!”
一名眼尖的战士低呼,随即手中的步枪喷出火舌,将一只从拐角扑出的变异体打成了筛子。
“电缆沟有动静!”
另一名战士朝着地面敞开的沟盖板投下一枚手雷。
“轰!”
一声闷响后,下面传来了几声凄厉的嘶吼便没了声息。
清理工作缓慢而血,就在步兵旅开始逐步清理这些阴暗的地方时,地面上的155榴弹炮的炮声再次响起。
无论是前沿突击的装甲步兵,还是空中盘旋的直升机,亦或是渗透深入的侦察小队,他们都不仅仅是独立的战斗单元,更是整个作战体系神经网络末梢的传感器。
“这里是侦察一排,在原市政府大楼东南侧3oo米,现疑似腐蚀者等多种变异体聚集点,坐标已上传到数据链,请求炮兵覆盖!”
一名深入敌后的侦察小组组长,通过单兵战术电台,将求援信息和精确坐标回。
信息通过数据链,几乎瞬间被传递到旅属炮兵指挥中心。
“目标确认。
优先级高。
毗邻限制区域,使用精确制导炮弹,一连,一急促射,执行!”
炮兵指挥员迅下达指令。
数十公里外,刚刚完成一轮齐射,炮管尚有余温的pl-o5自行榴弹炮群中,一门火炮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自动调整射角。
装填手将一枚激光末制导炮弹塞入炮膛。
“轰!”
炮口火光一闪。
炮弹划破长空,在飞行末段,其弹头部的导引头开始工作,捕捉到地面侦察小组用激光指示器照射的目标反射信号。
细微的尾翼不断调整,引导着炮弹如同长了眼睛般,精准地坠向那座藏匿着腐蚀者的二层小楼。
“轰隆!”
精确的定点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