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阶段重建工作的需要,更高效地整合力量,应对未来可能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更加集中统一、权责明确、反应迅的最高行政决策与指挥体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见众人都在认真倾听,便继续道:
“为此,我谨代表临时协调办公室,并综合了多位委员的意见,正式提出一项关于新宁市复兴委员会领导体制改革的动议:建议在委员会之上,设立“最高长”
一职,作为新宁市一切军政、民政事务的最高领导者和最终决策者。
最高长拥有对复兴委员会所有决议的最终审批权、对各级官员的任免权、对法律法规的最终解释与颁布权、以及对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权。
同时,复兴委员会作为最高咨议和执行机构,协助最高长处理日常政务。”
这个提议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虽然在场众人大多心知肚明,但正式提出依旧引了轻微的骚动。
然而,这骚动迅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主位上的林禹。
李浩宇紧接着补充,语气更加坚定:“我们认为,在此非常时期,必须实行长负责制,将权力集中于一人之手,方能避免内耗,统一意志,凝聚全力,以最高的效率推动重建大业。
而纵观新宁市上下,有能力有威望有功绩担当此重任者,唯有林禹将军!”
“附议!”
“我完全赞同李主任的提议!”
“唯有林将军,能带领我们走向新生!”
“附议!
设立最高长,刻不容缓!”
李浩宇话音刚落,会议桌前,那些由退役系统士兵担任的委员们立刻纷纷出声,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
他们的理由充分,言辞恳切,都围绕着重建大局的需要和林禹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很快,其他非系统士兵出身、但同样对林禹心怀感激与敬畏的官员(主要是原公职人员和技术专家)也相继表态支持。
整个会场,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
端坐主位的林禹,眉头微蹙,脸上没有任何喜悦之色,反而显得异常严肃。
他抬起手,向下压了压,喧哗的附议声立刻停止。
“胡闹!”
林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道:“李浩宇同志,还有诸位赞同的委员,你们这是把我林禹放在火上烤啊!
新宁市的重建,是全体幸存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远征机精确计算的结果,是无数将士和幸存者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局面!
怎么能将所有的权力、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一人之身?这不符合我们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原则!
这个提议,我坚决反对。”
林禹的态度坚决,会场一时寂静。
但李浩宇似乎早有准备,他再次起身,语气更加沉痛也更加激昂:
“将军!
您的谦逊和对集体原则的坚持,令我们深感敬佩!
但请恕我直言,眼下绝非拘泥于常理之时!
外界危机四伏,内部百废待兴,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核心来稳定人心决断大事。
集体领导固然重要,但在生死存亡和文明重建的关头,效率就是生命,统一的意志就是力量!
您的领导,已经被过去三个月的事实证明是成功且不可或缺的!
请您为了新宁市数十万军民的前途命运,万勿推辞!”
另一位负责工业的委员也激动地补充:“将军!
没有您的统筹规划和远征机的支持,我们的钢厂现在还是废墟,煤矿还是死矿!
是您带来了秩序和希望!
这个位置,非您莫属!”
林禹的脸色依旧凝重,他环视众人,缓缓摇头:“同志们的心意,我林禹心领了。
但我何德何能,敢居此位?重建工作初见成效,是大家夜以继日奋斗的结果,是远征机系统运算的功劳,是前线将士用命换来的安全环境。
我林禹,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
权力过于集中,非新宁之福,亦非我之所愿,此事,休要再提!”
这时,周禹作为军方最高代表开口了:“将军同志,我代表总参谋部及全体作战部队表态。
军队的使命是保卫家园、执行命令,我们需要一个清晰、唯一的最高指挥链,以确保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下,命令能够毫无迟疑地得到贯彻。
长负责制,不仅能提升行政效率,更能强化军事指挥效能,避免令出多门。
为了新宁市的生存与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