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中独善其身。
原本相对稳定的极地涡旋因中低纬度能量和环流的剧烈变化而出现了异常的波动和减弱。
这导致一股极其罕见的、携带大量水汽的暖湿气流,得以突破重重阻碍,深入南极大陆东部的内陆地区。
这片被称为“冰穹a”
的高原,是地球最寒冷、最干燥的地方之一,常年温度在零下5o度以下,降水(雪)极少。
但在这股异常暖湿气流的影响下,该地区经历了一场显着的强降雪事件。
短短几天内,降雪量可能过了以往数年的总和。
短期内,这似乎增加了冰盖的质量。
这种极端暖湿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变化,对长期冰架稳定性构成了潜在威胁。
过多的积雪会增加冰盖负荷,改变冰流,而偶尔出现的极端高温甚至可能导致局部地表融化,形成融水池,加冰裂。
南极冰盖的微妙平衡,正在被来自远方气候扰动所引的涟漪轻轻触动。
天气控制中心内,屏幕上已经分成了十几个窗口。
除了居中依然被密切监视的“恐惧之眼”
,其他窗口分别显示着大西洋上庞大的“海神”
漩涡、印度洋上纠缠的气旋云团和干旱区炙热的土地、大陆内部代表极端高温的红色斑块和级单体的恐怖雷达回波,甚至包括南极冰盖上那异常降雪的白色区域。
原本因“恐惧之眼”
初步成功而有些振奋的气氛,早已被一种近乎窒息的凝重所取代。
他们亲眼目睹了,自己撬动的,远不止是一场风暴。
他们就像一群好奇的孩子,用力扳动了一个巨大而精密的机器上的一个未知阀门,结果引的不是局部的变化,而是整个机器濒临崩溃前的全面震颤和哀鸣。
周岳看着屏幕上全球各地同时上演的气候灾难片,感觉喉咙紧。
他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对依旧站在主控台的林禹说:
“旅长,这……这影响范围和我们引的连锁反应,远远出了最初的预估。
全球大气系统正在失去平衡。
我们是否……是否需要立即暂停后续的所有干预计划,全面评估这些后果?这已经不仅仅是战略威慑的问题了,这可能是……一场全球性的生态灾难的前奏。”
林禹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些显示着世界各地灾难的屏幕窗口,他的眼神深邃如渊,里面似乎有数据在流动,有风暴在孕育,却又冰冷得没有任何人类情感。
他沉默了片刻,控制中心内只剩下各种仪器设备的低鸣和来自卫星代表着灾难的实时数据流声。
终于,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暂停?不,这恰恰证明了我们道路的正确性和前所未有的紧迫性。”
“记录下所有异常数据,无论来自哪个大洲,哪个海洋,全部输入‘混沌蝴蝶’。
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如何点燃一场风暴,更是要彻底理解并最终掌控整个全球气候系统的复杂反馈机制和能量流动规律。”
“只有当我们的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并反制这些全球性的连锁反应,甚至能够主动调节全球能量分配时,天气控制仪才真正具备了终极的战略价值。
届时我们不仅能制造‘恐惧之眼’,也能平息‘海神’,调控季风,化解热穹……那才是真正的、足以定义文明未来的绝对力量。”
他的话语像一道道冰冷的闪电,劈开了控制中心内弥漫的疑虑和恐惧,也清晰地勾勒出一个无比宏大也无比危险的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