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毕竟全都有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能帮还是要帮一把。
这时候葛明看到满庄子人,不管男女老幼都在在田间地头、山坡挖坑种东西。
仔细一打听才知道,去年现了一种白色的花,香味非常浓郁,于是专门留了不少花籽,趁着春耕全种上,到时候可以采花蒸精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要是穷,每天就是傻乎乎的干活,累了就睡,睡醒了继续干,跟牛马差别不大。
人要是富裕了,就有时间动动脑子,想想其他出路,最后越来越富裕。
其实这才是钱生钱不费难的本质,是个良性循环。
葛家庄子的人以后要是穷,那就没天理了。
葛明都没想过种花,只知道采点野花而已。
葛明甚至可以想象,过两个月之后,田间地头、山坡上,远看近观全是花,那场景不知道有多美?
忙完了春耕之后,农家基本就没什么全家出动的农活了,主要还是除草为主。
该上工的去上工,回酒楼的回酒楼,会木匠作坊的会木匠作坊,除非有孩子、老人呢,工钱可不能不赚。
原本以为春耕前豆制品作坊就能盖好,结果只弄了一半,不是缺少人手,而是缺少材料。
砖瓦窑不是生产出来很多拿去卖,而是有订单之后再烧制,所以进度完全跟不上,看来以后禄伯会很忙。
葛明送的老花镜让禄伯欣喜不已,不但看得更清楚了,监工的时候还能防灰尘。
福伯也摸摸索索拿出老花镜戴上,两个老头相视大笑。
葛明也回到了城里,遗憾的是骨瓷还不够完美,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烧出来。
倒是焦炭存了不少,禄伯下一步怕是要开始炼铁了。
春暖花开的时候如果不出去玩玩,简直对不起自己。
这个时代人少,只要出了县城到处都是风景,当然山上还有豺狼虎豹,生态自然没得说。
后世来的葛明喜欢看看山水,这可能跟后世自然景观破坏殆尽有关。
可是葛粮、葛仓见惯了山深老林,说那玩意有什么可看的?不如去看看大海。
葛明认为这时候又不能洗海澡,那玩意有什么可看的?
“老四,这时候的海鲜最是肥美。”
“大哥,去哪里看海?小弟奉陪到底。”
海鲜啊,这都多少长时间了,只吃过干货,虽然味道也不错,但是跟新鲜的始终相差太远。
“自然是合浦。”
葛明觉得这个地方怎么这么耳熟呢?唐代好像有个公主的封号就是合浦,对对对,后来改成高阳公主了。
那不是嫁给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后来跟和尚有一腿的那个吗?
“大哥,二哥,什么时候出?”
“明天就出,到合浦不远,不过百五十里,半天功夫就到了。
咱们三个带上刘义,四人四马,多带劲?”
“大哥,你跟二哥确实带劲,小弟的马还是小马,每天只能骑一会,这么长的时间哪里受得了的?再说刘叔的马是匹驽马,也跟不上你们两个的战马。”
“就算小马能骑那么长时间,怎么也要带着一些吃喝呀,帐篷、烧烤炉子之类的,马也驮不了多少东西吧?不如套车去,如何?”
葛粮和葛仓看傻子一般看着葛明。
“老四,套车去合浦?知道路上要多少时辰吗?”
要说古人懒得出去是有原因的,百五十里而已,后世高铁半小时,高一个半小时,这要是坐马车去,估计要两天时间。
这时候葛仓说到:“大哥,不如老四就不要骑马了,咱们两个换着带,这样度也比老四骑小马快很多。”
葛粮说到:“也只好如此了。”
“大哥,二哥,其他东西不带了吗?小弟打算海边吃烧烤呢,家伙都没有,怎么吃?”
这话一出口,葛粮和葛仓如同看大傻子一般看着葛明。
“老四,你是不是忘记了姑姑家住合浦,到了姑姑家什么东西没有?”
葛明听后不停拍脑袋,难怪说合浦这地方这么耳熟,居然想到了高阳公主那里去了,原来是姑姑家。
那确实什么东西都可以不带,人去了就去了。
只是表哥秦军怎么办?
“大哥,二哥,那表哥怎么办?要是知道咱们去他家,没有带他去,不知道会怎么闹呢。”
葛粮在葛明头上摸摸,笑着说到:“老四,姑姑想带表弟回去表弟都不愿意,所以大哥才说去合浦啊,这样军儿就不跟着了。”
葛明突然觉得大哥此时是个智者,别看长得粗,心眼居然一点不少。
到了晚上一家人吃饭的时,葛粮把打算去合浦看望姑姑姑父的事情说了,葛三爷和刘氏都没意见。
旁边的秦军还在对条子肉下死手。
“表哥,表弟打算去合浦看望姑姑和姑父,你要不要也跟着去呢?”
秦军满嘴肉,摇摇头含含糊糊的说不去,看来大哥是对的。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