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思邈说到:“方法看来是可行的,现在把牛绑好,去掉铁环换上木棍,等伤口完全好之后再挂上铁环,这样就更加稳妥了。”
用小刀给牛鼻子穿洞,对于孙思邈来说不过眨眼功夫而已,再穿上木棍不过再眨一次眼的功夫。
不过每头牛都需要固定好,然后还需要慢慢解开,所以足足用了一上午的时间,等到全部弄完,已经接近正午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禄伯今天非常开心,对庄户说到:“今天对于葛家庄子来说是个大好日子,老张我提议,每家回去都做点好吃的,一会就在葛府门口搭上桌子,今天要好好款待小郎君,袁道长,孙道长等人。”
庄户一听都欢呼赞同,然后纷纷牵着牛回了家,打算把家里最舍不得吃的东西都拿出来。
每头牛鼻子上都插着一根木棒,模样十分好笑。
众人散去之后,葛明对三个老道说到:“几位道长,咱们先回去歇一会,等着吃长街宴可好?”
三个老道笑着答应,跟着葛明一起回到了葛家老宅。
再次回到葛家老家,众人落座之后魏征就坐不住了,很正经的跟葛明说到:“小子,肉牛变成耕牛,这牛的价值就完全不同了。”
葛明笑着说到:“不被人说虐牛就不错了,小子不敢有其他指望。
这样处理的牛只是怕疼而已,估计只能用来耕地,至于套车、拉车之类的肯定完成不了。”
魏征笑着说到:“有大牛以后就有小牛,等有了小牛之后在老牛身边学几年,也就会拉车了。”
魏征话锋一转,接着说到:“小子,这个方法简单至极,有没有考虑过献给朝廷呢?”
葛明挠挠头,笑着说道:“魏道长开玩笑吧?就这也能献给朝廷?”
魏征变得严肃起来,开口说到:“小子,能够耕地的牛对于大唐来说太重要了。
如今才立国九年,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人少、地多、牲畜少,因为少畜力不少农田全都荒着。
就算把地种上了,一年也没多少收成。”
葛明不解的问到:“这要拿多少货物才能换回来足够大唐使用的牛?”
魏征笑着说到:“国家缺的东西未必是换回来的,可以是抢回来的。”
不知道为何,魏征这话非常对葛明的胃口,这才是大唐应该有的样子嘛。
葛明激动的说到:“那就献给朝廷就是了,也算尽了小子一点绵薄之力,等到回了城里就让我父亲上书。”
魏征笑着点头表示认可,葛明见状说到:“魏道长,小子怎么感觉您实在不像个道士,怎么看都是像是个做官的。
虽然您说已经辞官不做了,但是辞官的人不应该好好享受生活嘛?”
魏征先是一怔,然后笑着说到:“虽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是国富民强,总是一个当过官的人的愿望吧?”
“小子,比如说你,虽然年幼但是为庄子上做了很多事,相信明年葛家庄子就会完全变样,这不正是你想看到的嘛?你不会因为没在庄子上就不在乎庄子上的庄户,对不对?”
葛明觉得这是歪理,但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反正在葛明看来这个魏老道身份十分可疑。
只是孙思邈和袁老道都不愿意多说,神神秘秘的更让葛明心里长了草。
庄户回了家,先把牛安顿好,然后开始杀鸡、宰羊。
今年光景好,这本打算养到年底才舍得吃的。
现在有了牛,以后不但作坊里作坊赚钱,地里收成也会好起来,好日子就在眼前,自然也就舍得杀了,一时之间庄子里突然就热闹了起来。
俗话说好饭不怕晚,早就过了正午,众人全都饥肠辘辘,等着这顿不太一样的饭食。
这不单单是吃东西,更是庄户人家最朴素的感激之情。
就在葛明快喝了第四碗桑叶茶的时候,禄伯总算来请大家入席了。
出了大门就看到门外一长溜的桌子,其实并不是桌子,跟上次葛明来参加秋收丰收宴差不多,不过是一些砖头把各家的门板垫了起来。
三十家,足足有三十张门板。
葛明看到门板上有鸡有羊还有蛋,以及各种果蔬,心中有些纠结和不忍,这怕是庄户家里能够拿得出来的最好饭食了。
禄伯看出葛明的不忍,在旁边两手一摊,小声说到:“小郎君,老仆阻拦不住。
都跟他们说过了,小郎君什么好的东西没吃过,不差他们这口肉食。”
葛明也小声回答道:“记得初夏的时候第一次来庄子,没看到谁家有羊,连鸡都没看到几只。
记得当时做点钓鱼的饵料还是找张富贵借的鸡蛋,现在看来庄户上日子确实好了很多。
这些鸡、羊怕是想要想到过年吃的吧。”
“平常家里娃子想吃个鸡蛋估计也吃不上,这次全都拿出来了,我确实有点不忍心啊。
禄伯,等到我回去之后你从我房间拿点钱,算是我跟大家买的,这顿饭就当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