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钓鱼人 > 第93章 套路和反套路

第93章 套路和反套路(1 / 3)

就在葛明和张春来两人交谈时,张春来身后的王大不停的往葛明身后看,因为小丫就在葛明身后。

“小丫,你带着王大找个地方聊聊,你们兄妹也好多天没见了。”

王大感激的冲着葛明施礼,王小丫在葛明身后早就站不住了,听到葛明的吩咐赶紧过去拉着王大的手,转身给葛明施礼之后就带着王大出去了。

“春来大哥,这个王大你感觉怎么样?”

张春来脱口而出:“能吃苦,还比较机灵,比庄子上来的小年轻还要更好一些。”

“你要是觉得还不错就好好带带,不过还是优先带庄子上的人,毕竟都是自己人。

倒不是本小郎君夹生,再说王大年纪还小,等个一年半载的也等得起。”

张春来点头说到:“听小郎君的,其实我来县城之前我爹就有交代。

让我照顾好小郎君的饭食,还说吃饭可是大事,其次就是先从庄子里挑人。”

这大概就是古代用人的标准了,不是人能干、人品也好,人家就一定要用你。

都是紧着自己人来,除非实在没人。

世家大族如此,皇家如此,富户也是如此,因为这是一个更加注重忠诚的年代。

不管是一个庄子,还是一个家族,想要长久下去最重要的就是团结,除了血缘之外,还需要利益等错综复杂的东西交织在一起,否则就是一盘散沙。

葛明又接着说到:“昨天小猴子让庄子上的人传来消息,说是做陶器的黏土在庄子外找到了,只要弄好了窑就可以开干了,估计要做好的坛子和大瓮。”

“春来大哥,其实炒菜保密不了多久的,但是一些调料才是炒菜的秘密所在,比如现在炒菜时的一勺高汤。

等到小猴子把坛子和大瓮弄好,本小郎君再弄出点调料来,到时候就算炒菜传出去,也做不出来咱家的味道。”

张春来惊喜的问道:“可是上次说的酱油?”

葛明回答道:“不光是酱油,还有几种酱。”

张春来说到:“买的酱油实在太贵了,加少了菜品颜色不好,加多了菜品价格太高。

要是自己能做出来酱油,那就太好了。”

葛明嘿嘿一笑说到:“咱们做酱油不用肉,用大豆就行。”

大豆做酱油已经非常良心了,其实现在很多酱油都是麸皮、米糠这些东西酵出来的,成本更低一些,还会加好多焦糖色。

虽然农村做的酱油味道不那么好,但是货真价实。

味道不好,是没有去异味的设备和步骤,不过既然后世农村做酱油流传了无数年,那说明问题不大。

葛明后世小时候在农村就看过奶奶做酱油,做成的酱油还需要大锅里熬熟,不然很容易变质。

长大之后再次看到熬酱油,就是在后世的江南了。

酱油加上各种香料熬制,用来腌鸡腿、排骨等肉食。

还有一些面馆,汤底靠的就是熬的酱油水。

所以如果能造出来酱油,是不是弄点香料进去熬一熬,去异味还能提香。

想到了酱油,葛明就又想起了鱼露。

然后跟张春来说到:“春来大哥,还记得上次在酒楼跟你说过的鱼露吗?”

张春来说到:“我找人打听过了,帮着咱们酒楼买海干货的人也算对海产比较熟悉,说从来没听过这东西。”

张春来挠挠头又接着说到:“不过小郎君说的那种长在海边石头上紫色的东西是有的,一点也不值钱,连海边的渔民都不怎么吃。”

葛明瞬间感觉自己又要财了,这就是知识带来的财运啊。

用后世的话来说,你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鱼露在葛明看来比制作酱油还要简单,不需要晾晒、不需要搅拌。

弄个大木桶,里面一层小鱼一层海盐,就这么酵一两年就成了鱼露。

酵的时间越久,颜色越深,鲜味越重,腥味也就越低。

晒干的紫菜重量实在太轻,如果按照重量来算,你会现这东西其实很贵,据说最初的味精跟紫菜、海带是有关系的。

后来随着技术展,才逐渐使用各种谷物制出谷氨酸钠来。

看着葛明陷入了沉思,张春来和丁香没敢打扰,就这么站着不说话。

等了好一会,葛明才说到:“本小郎君想起来了,鱼露这东西还是从一本书上看到了,据说是南安才有的东西。

做法也很简单,其实跟酱油差不多。

市面上的酱油是肉加盐,鱼露是鱼加盐而已。”

葛明是瞎蒙的,但是刚好蒙对了,因为鱼露的产地就是后世的东南亚,到了清末的时候才传了进来。

张春来已经习惯了,对于葛明这种好像什么都懂,都是书上看来的说法已经免疫了。

不过经过无数次的验证,最终结果都是葛明是正确的。

“可惜咱们距离海边太远,不然就可以自己酿造。”

张春来显得有些遗憾。

葛明嘿嘿说到:“咱们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自己制作,等有机会去海

最新小说: 二婚后,植物人老公忽然睁开眼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混在民国当警长,军阀列强都怕我 网游:在我眼里,你全身都是弱点! 火烧黎明 这个漫画家精神病吧 破怨师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龙族:理综挂科后我被迫屠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