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来的。
团伙本来不是坏词,现在居然比团队这个词低了一等,后世还有人大讲团伙和团队的区别,让人笑掉大牙。
李渊最初看到奏报时,只是想把尉迟恭赶紧处理掉,没想到里面还有栽赃嫁祸的事。
但是刚才说过要秉公处理,不能徇私,这么大的明显漏洞自然无法自圆其说。
如果真的定了尉迟恭的死罪,那也无法挡住悠悠众口。
处理功臣如果不是证据确凿,让其他功臣武将如何看待此事。
同时心里也暗骂李元吉,小四这事办的不地道,正常查抄就是死罪了,还非要搞栽赃嫁祸这套,岂不是画蛇添足?现在就无法说清楚了,哪些是尉迟恭的私藏,哪些是李元吉的嫁祸。
如果秉公处理,说不定李小四还被卷进去。
想到这里,李渊觉看着满脸泪水还在哽咽的李世民,额头都渗出了鲜血,想想这些年李世民的功绩,不觉得心软了不少。
一个亲卫而已,不杀也就不杀了。
李渊沉思片刻,说到:“二郎,起来吧,朕放了尉迟恭也就是了。
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李世民的泪水更多了,激动得不能自已。
李渊对着旁边内侍说到:“传朕指令,尉迟恭私藏盔甲,本应该死罪,念在这些年颇有功绩,又救过秦王性命的份儿上,打二十军棍之后放掉吧。”
李世民听后破涕为笑,抹了抹眼泪,擦了擦额头上的血,又给李渊行礼到:“儿臣多谢父皇,多谢父皇法外开恩。”
李渊看着李世民倍感好笑,老二果然只适合战阵上冲杀,喜形于色,这又哭又笑的实在没有城府。
“二郎,回去好好管教你手下的这些武将。”
说完又摇摇头,心里想着二郎啊二郎,希望你以后能做个富贵闲人吧,朕给的才是你的。
李世民出了玄武门之后,眼神又变得凌冽起来,跟刚才哭哭笑笑的完全是两个人。
看到迎上来的张公瑾,说到:“派人去大理寺接尉迟恭,套上马车带着大夫。”
张公瑾拱手称“诺”
,分出一些人去了大理寺,一行人才回到了秦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