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杨宗谨却无暇欣赏风光,他满脑子盘算的都是如何寻找周殿青的线索,但是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唯一的办法只有拿着周殿青的肖像图,四处询问。
到了苍山洱海旁,大理国的都城——羊苴咩城,杨宗谨就和这个商团分开,自己找了一个江边的客栈、富有浓郁民族风韵的吊脚楼住了下来。
望着清澈见底的滔滔江水,杨宗谨百感交集。随便找了个饭店吃了,就开始拿着周殿青的画像不断的向村夫和村妇,还有店铺的老板们询问。足足忙活了两个时辰,却一无所获。
夜色渐深,路上的人也越来越少,整个羊苴咩城变得一片宁静,只是偶尔会有几声狗叫从远处传来。没有月色,暗淡的灯光稀稀落落的从远处的老房子里透出来,一阵江边的寒风吹来,杨宗谨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真是活见鬼,这里可是大理国的都城,怎么天一黑就连个鬼影子也看不到!”杨宗谨一边走着,一边心里犯嘀咕。
忽然,从远处黑暗的小巷中,就走出一个人来。
杨宗谨借着宅院门前的灯笼照出的昏暗光线,打量过去。就见一个已经上了年纪的当地老妇,头上缠着黑布,身穿大襟绣花的天蓝色衣服,背着竹篓,手里拿着一柄泛着寒光的柴刀。
沉寂的街道上,老婆婆的布鞋缓慢而有节奏的击打着古老的石板路,一步一步朝杨宗谨站立的方向走来。
而杨宗谨的心跳,也随着这脚步声起伏着。
“啪”的一声后,脚步声嘎然而止,老婆婆躬着腰握着刀,定定的站在了杨宗谨的面前。
天地之间,仿佛只有她和杨宗谨而已。心也仿佛“砰”一下停止了跳动,眼前老婆婆的脸就好像是干死的枯木,一双幽暗的眼睛更是摄人心魄。
“年轻人,你脸上有一团黑气,走远点……走远点……”老婆婆摇着头,声音深沉缓重。
杨宗谨完全不明白一个素未相识的老人怎么会和自己说这些话,除非她知道一些内幕事情。
“老婆婆,难道你知道我要找的人在哪里?”杨宗谨努力克服心中的恐惧,拿出画像指给老妇看。
“冤冤相报何时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走远点,走远点……”老婆婆嘴里说着一些杨宗谨完全听不明白的话,抬起脚步,转身走远。
望着老婆婆远去的背影,杨宗谨不知道自己该不该追过去问个清楚,此时心里却有一种极其压抑的感觉,挥之不去。
只见老婆婆走到一条小巷口的时候,又转了进去。
“老婆婆,请慢走!”杨宗谨觉得机会不能轻易放过,打起精神来,决定追上去再问个清楚,可当他跑过去的时候,小巷里却是空空荡荡,只有阴冷的风拂面而过。
望着空荡荡的巷子,杨宗谨心里泛起一丝寒意,额头上渗出一滴滴冷汗。
“哐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杨宗谨听到打更声,终于醒了过来,赶紧转身回自己住的地方。
次日,羊苴咩城没有阳光,朦朦的雾气伴着点点细雨,让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更显出一份神秘的气质。
就在这时,房间的门被敲响。
“谁?”杨宗谨紧张的抓着袖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