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宅基地,三兄弟的新房子已经初具规模。
余父正挽着裤腿在拌河沙浆,见余坤安抱着余文洲过来,直起腰抹了把脸上的汗。
“阿爹,是不是要准备上梁了?”
“嗯,就等着你们几个回来呢。”
“上梁的日子定了?”
“看了黄历,定在冬月廿二,是个好日子。”
“那上完梁,后面的事情就快了吧?”
“早着呢。”余父摇摇头,指着后院,“后院的厕所、猪圈都还没收拾。趁这几天把化粪池也挖了,省得后面麻烦。老三,到时候你来盯着点。”
“晓得了。阿爹,您认识会打井的师傅不?要不我们在这边打口井,省得天天去老水井挑水。”
“打井?”余父皱眉,“打一口井那可要一百多块钱呢,还得先请先生来看水脉。”
“这钱花得值当的,”余坤安细细给余父算账,
“您想啊,打了井,我再去城里买个压井头安装上,做成手压井。到时候我们大一家子用水就方便了,而且手压井安全又省力。”
见老爹还在犹豫,余坤安接着补充:“再说了,这水井打好了能用一辈子呢,平摊下来一年才几个钱?”
余父沉吟片刻,终于点头:“行吧,那明儿个我先去找先生探探水脉,看看往哪儿打好。”
“行嘞。我去银盘坡看看娘他们。”余坤安说着,一把将余文洲举过头顶架在肩上,“走咯,找你哥哥们去!”
小家伙骑在阿爹脖子上,兴奋地晃着小脚丫:“驾!驾!阿爹快跑!”
“阿爹,场坝那边的阿婆说,阿爷要给你盖大房子住啦?”
“是啊,咱们洲洲也要住大房子了,到时候给你和哥哥单独睡一间大屋子,好不好?”
“不要不要!!”小家伙急得直揪余坤安的头发,“我要跟阿爹阿娘还有哥哥一起睡!”
“好好好,小祖宗赶紧松手。”余坤安嘴上应着,心里却盘算着早晚得把这俩小崽子分出去单睡。
“阿爹,阿奶说要过几天要打糯米粑粑吃,我给你留最大块的!”
“哎哟,那阿爹先谢谢我们洲洲了。”
“不客气!”小家伙骄傲地挺起小胸脯,“雅雅姐说老师教了,好孩子要懂礼貌!”
“对,我们洲洲真是好孩子。”
来到银盘坡,半山腰以上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些野山茶和杜鹃树。杂草、树根堆得像小山似的,几十号人正在山脚忙活着挖草根、挑石头。
“安子回来啦!”
“这趟进山发财了吧?”村民们热络地打着招呼。余坤安应和着,往孩子们那边走去。
山脚平地上堆着不少石头,几个孩子正在那儿玩耍。
“阿爹!你来啦!”余文源跑过来,高兴地看着余坤安。
余坤安放下小儿子,一把提溜起大儿子抡了个圈:“哎哟,我大儿子又长个儿了!这几天听不听话啊?”
“阿爹,我可乖了!”余文源挺起小胸脯,“帮阿娘捡石头,还捡了好多嫩草回去喂猪喂鸡!阿娘都夸我呢!”
“我大儿子真棒!”余坤安揉了揉他的脑袋。
其他孩子也呼啦一下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求夸奖。余坤安挨个撸了把脑袋,这才转着去找王清丽。
“媳妇儿!”
王清丽闻声直起腰,手搭在额前挡着太阳:“咋这个点过来了?吃过饭没?”
“还不饿呢。”余坤安接过她手里的锄头,“这山坡都快拾掇干净了,可把你累坏了吧?”
“有啥累的。”王清丽抿嘴笑了笑,用手背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子,“多亏阿娘和大嫂二嫂帮衬着,再有个一两天就能收尾了。”
她指了指堆成小山的杂草树根,“这些个咋处置?就先这么堆着?”
余坤安抡起锄头,一锄下去就把个老树根撬了起来:“等晒干了烧成灰,撒在地里当肥料。过两天我去集上买些苜蓿种子撒上,先养养地。”
说着又指了指旁边的石头堆,“这些石头先堆着,开春再说。”
“嗯,你拿主意就成。”王清丽的声音明显轻快了不少。
这些天虽然每天都要结算工钱让她肉疼,但看着日渐清出来的山坡,心里也跟着敞亮起来。
余坤安埋头挖了一会儿树根,王清丽就在一旁抖草根。
干了一会儿,王清丽就把锄头抢了回去:“行了行了,赶紧回家吃饭去!阿奶肯定给你留饭了,再不吃该凉了。”
“那你呢?”
“我等下工跟大伙儿一块儿回。”王清丽摆摆手,“你快别在这儿耽误工夫了,快回去吧!”
余坤安看着她被太阳晒得通红的脸蛋,突然凑过去压低声音:“媳妇儿,你晚上又可以数钱了,期待不?”
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