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这些物件的——机械并不是指什么高科技,就是这些普通但实用的力学装置,诸葛亮只是想把刘备和他讲过或画过的东西试着做出来。
还有第一个在河滩地采用圩岸围田法的普通屯户江阿姊……
参与了农书修订的有三百多人,大多数都是平凡人,没做过什么丰功伟业,原本不会出现在任何记载中。
但他们有动手能力,而且跟对了人。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连自己的名字都是第一次认识,但注定会因此名留千古。
而出现得最多的,当然是刘备的名字,几乎所有新农具和耕作法的图样下面都有。
也许不识字的人认不得名字,但慢慢总会有识字的人告诉他们的。
……
八月初。
第一本《农策》被印制出来了。
这勉强算是一本真正的纸质线装书,两百多页。
除了相关人士的名字,以及每个物件或方法的名称之外,没有别的文字了,全是流程图。
纸张很差,是土纸,很容易破。
但所有见过它的人都如获至宝。
不过,还是没正式发行,大规模印刷仍然要继续等待,因为刘备没钱了。
采购军需本来就花钱如流水,但大量采购各种物资也算是盘活了整体市场,青州的商业也有了活力。
而八月底秋收完成之后就是税收阶段,刘备倒也不太着急。
搞钱嘛……刘备可是当过亿万富翁的人。
这几天,曹操、董卓、陶谦等方面大员陆续来了临淄,各地不少官员也来了,还有那些准备参与收税业务竞标的各路好汉。
曹操和陶谦糜竺等人是来交令述职的,也要商议如何应对各大世家可能出现的反扑——目前他们和刘备是真正的同盟关系,也就是‘天子党’。
董卓应该是想和刘备谈谈,但一直没正式谈,因为他这几天也忙着拉帮结派——大概算是‘外戚党’。
很多官员也在相互勾兑,杨修为了避嫌甚至都闭门不出了,‘豪门党’也在活动。
——把大规模战争变成党争,这其实算是好事。
眼下所有人都和其他那些黑道或绿林好汉一样,都等着八月十五的大朝会刘备会有什么动作。
毕竟刘备在朝堂上公开发招标令雇人收税……这事他们真没见过。
有钱人多了,刘备也就打算做点小生意了。
比如开个银行吸纳储蓄,把手里的白条国债变现。
做生意嘛,当然不能向贫苦百姓下手,最有钱的那些大佬才是好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