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二手穿越:大耳贼刘备 > 第308章 新的古今之争

第308章 新的古今之争(2 / 5)

对劲啊……

    刘协生于三月(农历),下个月才满九岁。

    伏寿也才十一岁,还是虚岁……

    而且几天前临淄刚杀了好几千人,现在王服的脑袋还在临淄城门上挂着呢。

    这时候来给天子进献女儿?

    左沅不太确定刘华的来意,但天子的姑姑总是要接待的,而且人家等于是来“进贡”的,总不能拦着。

    但眼下青州可没有掖庭,刘协暂时也没这个需求,还没到青春期呢……

    名义上内廷事务是貂蝉在处理,基本的宫人团队倒也有,但貂蝉也不知道怎么办。

    左沅只好先把本就住在东阁的伏寿送到刘协院子里。

    刘华是长公主,当然也安排住进了东阁。

    第二天,琅琊伏氏就来了不少人,说是要在临淄开办产业。

    刘华又带着伏寿去见了刘协:“听闻右将军要广发典籍于天下,正在大举造纸印书……此举乃兴文传教之善事,正是伏氏该尽力之时。”

    “蔡昭姬以万卷藏书为嫁妆,右将军以广赠书籍为纳仪,此天下美谈也,我等亦欲效仿此道。”

    “眼下右将军领军在外,此文教之事或有耽搁,伏氏族内亦有诸多造纸工坊,可为陛下拓印书籍,以尽绵薄之力……若能拓印百万文章,亦可算是小女的嫁妆。”

    伏家确实有很多造纸作坊,琅琊伏氏可不是什么普通豪族,这是天下名门,不仅是《今文尚书》的始祖,也是《诗经》的解读者。

    伏家的祖籍原本就在临淄,武帝时伏无忌到琅琊东武(此时还没有城阳郡)做官,伏家直系迁到了琅琊,但临淄依然有伏家的族人和产业。

    伏氏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是齐国名门,是字面意义上的千年世家,秦汉两朝,伏氏子弟皆为帝师。

    伏家有位先祖叫伏生(胜),字子贱,据说活了一百岁。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下令禁止民间私藏各国古文经书,伏生将齐文《尚书》偷偷私藏在墙内。

    到了汉代,文帝时期重新征召天下书典,伏生将《尚书》取出,但已残缺不全,且齐鲁古字无人认得——都是蝌蚪文。

    伏生重新解读后,将其传授给晁错,也就是《今文尚书》。

    伏生传经时九十多岁了,秦统一文字后,当时大概真就只有他一人懂齐国古文了。

    于是文帝时期,伏家的今文尚书就被认为是尚书正溯——当时伏家甚至是盖了孔家一头的。

    后来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余受封鲁王,在曲阜扩建王府,在孔家老宅的墙壁中发现了一整套古蝌蚪文的六经。

    而鲁王发现的古文《尚书》,却比伏生的《今文尚书》多了十六篇。

    此时天下已经没人认得蝌蚪文了,从孔家墙壁发掘的古文尚书没有今文佐证,无人能读,也无人能解,被称为“逸书”。

    同为古文尚书,孔家保存下来的,却与伏生传下来的无法对照,而且还特么多出了十六篇,这不就穿帮了么?

    虽然人们已经看不懂蝌蚪文了,但数数肯定是会的啊……

    两部《尚书》完全不一样,要么有一家在忽悠,要么两家都在忽悠……

    咋办?

    于是伏家找了孔家,妥协了一下,称“秦始皇焚书后尚书残缺,各有逸散,如今终于合二为一得窥全貌

最新小说: 晋末长剑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白月光破棺而出 我在大明开超市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你尽管造反,镇压失败算朕输 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王猛传奇 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