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立场(2 / 3)

sp; 中午,有宫人来报,说史侯薨了。

    发现尸体的是永乐宫的嬷嬷,是去给刘辩送粮食的。

    刘辩常年养在宫外,太后与其没见过几面,又和何皇后有仇,自然对刘辩没多少亲情,再加上是不是自家亲孙子还不一定呢……得知死讯,太后倒也不怎么伤心。

    但是,相当惊恐。

    ——太后虽然不怎么聪明,但也不傻,她也能反应过来,自己可能要背黑锅。

    赶到刘辩宅子时,已经有不少官员在百郡邸的巷子里嘀嘀咕咕了。

    太后脑门子都是蒙的,怎么也想不到,谁会在这时候杀害刘辩。

    刘辩本来八卦就多,原本也已经没有继位的可能性,可这一死,大家便又重新想了起来——至少刘辩目前仍然是皇子啊。

    只是身份存疑而已,但仍是正经的皇子,又没被贬为庶民……

    百官们都很懂事,没有人当众谈论是谁杀的刘辩。

    但太后很慌。

    越是没人谈论的事,那就越麻烦……

    下午,太后赶紧召见了崔烈,打算让崔烈查出真凶。

    但崔烈可没有查清这种悬案的本事,而且也不打算查,直接说凶手必是袁绍。

    当然,崔烈是基于立场判断的,他并不在乎真凶是谁。

    崔烈在朝议遗诏时就已经附和了刘备,等于是已经站了队,那就只能站到底。

    崔烈请太后赶紧昭告天下,直接钉死袁绍,免得这事牵扯太久纠缠不清。

    这其实是最好的方式,也确实是为太后考虑。

    太后昨天用宦官从袁绍手里换了史侯回京,百官皆亲眼所见。

    而昨晚刘辩还活蹦乱跳的,今天却死了,偏偏刘备和董卓两个最适合背锅的全都不在雒阳。

    在百官眼里,杀史侯的最大嫌疑人当然是太后……尤其是在刘辩有了袁家子的传言之后。

    崔烈算是好意,他想让太后赶紧强权脱罪,算是在向太后示好。

    可是,太后手里没人可用,张让赵忠等有威慑力的宦官已经没了,她也想强行把这事栽给袁绍,但她不知道怎么栽……因为擅长办这种事的人都死了。

    太后只好招来唯一还能用的董承。

    “太后何不召集百官,把此事落到刘备头上?”

    董承看来是有另外的想法。

    “刘备不在京中啊,百官皆知刘备送储君去北邙祭祖了,此事如何能落到刘备头上?”

    太后表示不理解。

    “刘备在哪儿不重要……姑母,百官并不在乎真相,他们只在乎如何争权。”

    董承解释道:“如今雒阳局势已经勉强平定,储君登基已成定局,若是刘备辅政,百官很难争到利益……姑母您也难以抑制刘备。与其放任刘备坐大为梁冀、窦武,不如趁早让刘备无法做辅政之臣……”

    董承认为,只有让刘备背负恶名,才能抑制刘备把控刘协。

    且不论史侯是皇子,即便刘辩是个普通人,把谋杀的罪名扔到刘备头上,只要百官都这么说,也能使刘备无法再做辅政大臣。

    至于刘备是怎么飞进雒阳谋害刘辩的……这不重要。

 

最新小说: 乱世荒年:从打猎开始无限抽奖 升龙 你尽管造反,镇压失败算朕输 长生种开启了猎人朋友圈 我在大明开超市 修仙界路人女主 晋末长剑 自有日月照山川(科举) 大唐孽子 王猛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