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真黄巾,本以为这是一场艰苦的攻城战,白垚甚至还动员了黄巾力士们下手狠一点,弄死那些招摇撞骗的假货。
可结果白垚带增援部队一到,龙凑古城的黄巾们便全都跑路了。
说跑路有点不恰当,敌人算是正经撤退的,而且撤得很有秩序,甚至留了断后的人马。
龙凑古城留了几百老弱阻挡了张郃一天,张郃率军攻到城下,这些老弱便直接投降了。
按照俘虏的那些老弱交代,他们的渠帅名叫张余,一开始是从平原国安德县起事的。
张余听闻新来的刘使君颇有仁义,不愿与刘备交战,所以见了刘备的旗帜便退避,眼下准备退往黄河以南的高唐县。还特意交代了古城的老弱,只需守一天便开城投降,以免无谓送死。
白垚是太平道老伙计了,手下全是真黄巾,但黄巾军中没人没听过张余这个名字,这多半是其他贼人自称黄巾。
待张郃追到渡口时,张余的部队已经上了船撤往了黄河南岸,临走之前还把渡口连同剩余的船全部烧掉了。
张郃与白垚也算是成功拿下了龙凑,但问题是,渡口和船只都被烧了。
任何势力在撤军的时候都会烧掉渡口这种交通枢纽,这事是无法避免的。
但这就使得刘备和关羽张飞一直无法汇合。
当地熟悉环境的向导倒是能用羊皮筏子过河,并且成功的传了关羽的信回来。
关羽的信向来比较详细,他和张飞目前已经占领历城。这是青州西部的交通枢纽,北边是济水,东边是济南东平陵,西边是兖州济北,南边便是泰山。
占领历城同样没有经历苦战,因为历城目前没有黄巾,官员与豪族全部逃离,只留下一群无衣无食的黔首。
关羽很奇怪这种现象——既然历城没有黄巾,为何官员豪族全部逃了呢?
而且历城这种交通核,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青州黄巾没有盘踞此地可以理解,因为朝廷大军来青州的第一站一定是历城。但郡兵或当地豪强却是正该驻扎于此的。
可历城也没有郡兵和土豪武装,这就使得关羽无法寻求地方人手协助,只能孤军作战。
随后关羽向高唐方向出兵,但在济水受阻,张余的上万黄巾大部队就驻扎在济水北岸,双方都难以过济水,只能隔河对峙——两边都能隔着济水看到对方,这种情况双方都没法退,谁退谁挨揍,算是耗着了。
同时,历城南边有大量泰山贼出没,为保历城不失,张飞便只能留守城内。
这通信仅传了一次,而且刘备已经没法回信了。
因为仲夏已至——黄河下游的洪汛期到了。
这年头的黄河凶猛无比,河道下游泥沙淤积太严重,河床与两岸的地势是一样高的,以至于水势捉摸不定,时不时的就得换条道走,年年都有洪泛。
而且,黄河南岸高唐县一带还有张余的部队守着。
这几个月,无论是过河还是重修渡口,都是在拿命开玩笑。
抢修堤坝保护田产才是目前的重头戏,要不然黄河泛滥淹了田,又有十万民众随刘备来平原,人多粮少,怕是得陷入饥荒。
但张余不与张郃交战,见军即退,烧了龙凑渡口,却又在济水阻挡了关羽渡河北上——这种行为当然不可能是因为“不愿与刘备交手”,毕竟关羽领着刘备中军,也打着刘备的旗帜。
刘备能看出关羽目前的情况有些艰难,南北都有敌人,又得不到外援,虽然没有直接受攻击,但实际上仍是被困在了历城。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