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规制。
就连张郃与白垚,都是战前临时任命,战后通过了武选流程才正式论功任职的。
白垚能成为甘陵西部司马,靠的是聚拢三万多黄巾遗民的功劳——他目前的职级比张郃与张飞都高,仅次于中军司马关羽。
而陈封和田豫,两人一直在刘备身边,关系相当亲近,且田豫已因功被任命为兵策从事,但至今都没有军职。
刘备对部曲的基本要求是身高六尺五寸以上(汉尺,合1.5米,这也是武帝时对汉军正卒的要求),田豫之前因为还没发育,身高不够,武选第一关就过不了。
不过田豫现在已经合格了,最近他正在发育期,几个月时间长高了大半尺,但没有完成武选之前,田豫是得不到军职的,也就没有手下。
当然,刘备的部属可以自行招募人手,但他们招的人如果没有完成正规训练流程或通过武选,那就得不到军中认同,也没法正式论功,只能视为辅兵。
而一旦经历了训练,这些人就都会服从刘备的指挥,毕竟实施训练的是刘备和关羽,而且刘备一直是那个管饭管钱管治疗的大兄。
这种机制产生的最大效果,并不是提高士兵的个人能力,而是使部曲全都成为刘备的人,并按当前任务进行分配——没人能往刘备的部队里塞私兵,也没人能拉帮结派分山头,就算形成了小山头,也会在后续的任务和晋升中自动拆散。
这种集中训练后再分配的方式,成本远高于让下属自行招募部曲,因为包括装备在内所有开支都得刘备自己出。
但这在如今这个年代很重要。
——看看当今天子面临的情况就知道了,雒阳那么多兵力,但绝大部分都是别人家的,皇帝指挥不动,天天提心吊胆的躲在西园……
只有崔琰那边算是例外,刘备也没把崔家人当自己的兵,崔家目前属于半依附的军阀,给个东部司马只是基于形势需要。
刘备这里是没有小山头的,也不敢有小山头。
而黑山就不一样了,这里全都是小山头……
到了大伾山下,刘备便见到了数十个大大小小的首领。
左髭带了张燕出来迎接刘备。
其实大多数黄巾残部都听过刘备的名字,他们中有不少人都知道刘备收留了广宗妇孺。
大多数黑山贼首也听过大耳贼的名号,当初刘备为友复仇以及解决李移子等流寇之事他们还没忘。
刘备其实没有再藏着,他不仅报了大耳这个匪号,还报了涿郡刘玄德的字号。
所以基本所有首领都出来迎接了——大部分首领都下山来迎,其他首领自然也得给点面子。
“大耳兄乃家父故友,当为燕之长者,请长者入寨相叙……燕以往常常听闻任侠仗义大耳名号,却是今日才知大耳兄也是官……”
张燕是个很剽悍的年轻人,个子不高,但看起来非常精神,气质也确实很像张牛角。
而且一见到刘备就以晚辈自称,这当然不是在示弱,而是极其聪明的表现——这能使人更认同他张牛角继承人的身份。
“备确实是官,可这年月要做官就只能当贼……飞燕年岁与我相当,当以兄弟相称才是,这山中无论老幼皆是兄弟,长者唯有已故盟首。”
飞燕是张燕的匪号,这匪号倒不是自称的,而是因为张燕身手矫健迅捷如飞,黑山军中皆称其为飞燕。
既然张燕给面子,刘备当然要把面子还回去,顺便把张燕抬了一辈。
刘备不自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