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贤弟赠吾骏马,但为兄却无礼以报,受之有愧,必须奉还……听说贤弟在县内颇有侠名,却没想到如此豪奢,此马神骏,靡费不少吧?”
公孙瓒满脸带笑,客气无比,却一句往事都没提,而是在试探刘备。
意思是,这马值钱得很,你小子从哪儿弄来的?是不是赃物?
“备家徒四壁,这马也没花一文钱,乃沛国曹孟德相赠。早就听说伯珪兄在辽东战功显赫,备恨不能为兄牵马执镫,如今鲜卑猖獗,正该有伯珪兄这样的名将坐镇本县……”
刘备表示自己仍然是个穷逼,满脸堆笑,态度热情得像是过年招待亲戚,嘴上的吹捧也不要钱。
那匹马本是曹操坐骑,一般情况当然不会轻易落到旁人手中。
虽说这匹马是偷来的,确实算是贼赃,但旁人可不知道,知道这事的只有曹操。
而曹操和公孙瓒可没交情,并且曹操不会对任何人提起这事——要不然他与刘备合谋抢劫离狐李家粮食的事儿不就暴露了么?
曹操现在还是要脸的,眼下天下也还没有大乱,钞掠士族的名头可不好扛。
没能在离狐当场把‘大耳贼’干掉,后面自然也就不能再追击刘备了,所以这匹马,其实真就算是曹操赠给刘备的了。
即便曹操自己,也只能这么说。
刘备接过了缰绳,将马栓到了那烽火台上:“此为战马,本该由伯珪兄这等名将驱策。既然伯珪兄清廉不收私礼,便当是备贡献给县里保境逐胡的军资吧!”
这可不是作秀,而是在引导公孙瓒的心理。
以战马作为军资,意味着什么?
当然是骑兵。
而且,边防哨塔出现在涿县地界,可不太合理。
“贤弟既有此心,便以此马为酬,用来赏赐首功吧。”
公孙瓒依然没收那匹马,转头将目光投向了刘备建的那个烽火台:“不过,吾本以为涿县处本州腹地,应该算是安定,却没想到竟也设有哨塔防寇……鲜卑常入本县肆虐吗?”
其实县里很多人都知道那烽火台是刘备建的,但除了刘备和简雍之外,却没人知道这是用来给商旅和强盗指定坐标,方便黑吃黑的。
在公孙瓒这种在边境打了几年仗的人眼里,哨塔的作用自然是防胡人入寇。
公孙瓒升迁到涿县为令,其实是被夺了他在辽东的兵权,当然会关注能获取战功的方式。
但通常情况下县令不能随意掌兵,也不能随便招募乡勇成军,那刘备自然要帮他找个由头。
送战马,在烽火台迎接,以战马为军资,都是为了给公孙瓒施加心理暗示。
见公孙瓒果然如自己所料提及兵事,刘备心中大定,点头叹道:“鲜卑猖獗,屡屡入境劫掠,备曾提议将县中罪人征为弛刑士以防鲜卑,但家师不肯答应……”
提议组建弛刑士的事儿是真的。
因为刘备一直和简雍配合黑吃黑,抓了太多匪徒,县里的监狱都装不下了……
刘备见监狱满了,便提议将罪犯组织成军,强制服役,算是劳动改造。
这种囚犯军士被称为‘弛刑士’,是汉代一直以来的传统,在鲜卑入寇的时候,是相当的合理合法。
乐隐不答应的原因,主要是涿县压根就没有鲜卑人入境。
所以乐隐让囚犯筹钱缴绢赎罪,简雍买的那个小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