懈可击。”
赵长天将《线索接纳回执》推过桌面,“请您尽快签署回执,逾期未签,系统会自动触发国资委备案程序——
这不是针对个人,是制度要求。”
杨明辉盯着回执上的“逾期自动备案”字样。
突然想起去年国资委巡视时。
因“程序执行不到位”被通报的三家央企。
他抓起钢笔,笔尖在“接纳人”栏上方悬停三秒。
蓝色墨水终于落在纸上——
签名比平时歪斜许多。
最后一笔拖出的尾迹,在“辉”字的竖线上形成一个颤抖的墨团。
赵长天收起回执,同时递上另一份文件。
封面上“干部履职异常”的烫金字样在光线下微微起伏:“这是给人力资源部的提示单。
根据《集团干部监督工作细则》,需要您一并签署。”
杨明辉扫了眼内容,瞳孔微微收缩:“暂停高董的干部推荐权?
这会影响整个华南区的人事调整!”
“不是暂停,是提示履职风险。”
赵长天解释道,手指划过“异常事项描述”栏,“这里写的是‘多份重要文件存在代签痕迹。
且未履行补签程序’——
按规定,提示单会进入干部电子档案。
下次党委会讨论人事时,组织部必须出具风险评估报告。”
窗外突然响起消防车的警笛声,由远及近,又渐渐消失。
杨明辉望向窗外,黎光集团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强光。
某层楼的清洁工正在擦拭外墙,安全绳在风中轻轻摇晃——
像极了高海文在董事会上挥动的手势。
“长天。”
他突然说,声音里带着罕见的疲惫,“你有没有想过,就算查出问题,上面真的会动.....”
“那要看证据够不够硬。”
赵长天站起身,整理西装袖口,“陈宇泽的保险柜里,还有块刻着‘hw-’的百达翡丽——
瑞士原厂记录显示,编号唯一,购买人信息保密。”
当赵长天离开办公室时,杨明辉正对着高海文的履职档案发呆。
档案第一页是2005年的任命书。
照片里的高海文穿着笔挺的中山装,眼神里透着锐意——
那是他刚从海外事业部调任集团副总时的模样。
走廊里,李诗涵抱着一摞文件迎面走来。
最上面的《高海文关联资金台账》露出一角,密密麻麻的数字间,“高雨彤”的名字被红笔圈了三次。
赵长天注意到她袖口的红绳——
那是一年前陈宇泽发给部门员工的“开工利是”。
绳子末端系着枚银色的小铃铛,此刻正随着她的步伐轻轻颤动,发出细碎的声响。
“赵总,”她低声说,“信息中心已经按您的要求。
禁止高董办公室访问审计专窗。”
“做得好。”赵长天点头。
电梯门打开时,王强正在检查新安装的监控摄像头。
“赵总,所有审讯视频已加密上传至纪委邮箱,访问权限设为‘张书记+您’双重认证。”
“辛苦了。”赵长天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进电梯,赵长天看了眼手表,12:35。
距离高海文的京城之行,还有20个小时。
他知道,这20小时里,将会有更多的证据被唤醒。
更多的程序被触发。
直到那个隐藏在制度背后的身影,再也无法逃避阳光的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