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3章 明确规定(4 / 5)

雨滴在玻璃上蜿蜒成河。

暴风雨来了。

林悦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张劲松的电话。

她接起,听了几句后,目光变得锐利:\"你确定?好,马上送过来。\"

\"什么事?\"赵长天转身。

\"张工在纸质凭证里发现了一张收据。\"

林悦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滨江花园的施工方签收了维修资金。

但签收人不是项目经理,而是......周明远。\"

\"讯达科技的法人?\"

\"对。\"

林悦笑了,那笑容像极了猎手看到猎物时的光芒,\"看来我们的陈总,不只是协调资源那么简单。\"

雨声渐大,盖过了办公室里的键盘声。

赵长天看着林悦在证据清单上签字。

红色的印泥落在纸上,像一朵盛开的血色花朵。

不久后——

\"林董,华政的初步鉴定结果出来了。\"

张劲松推开门,手中的红色加急信封边缘还带着复印机的温热。

这位老注会的白衬衫领口已经泛黄。

却依然保持着九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整洁——

袖口纽扣永远扣到最后一颗,领带结是标准的温莎结。

林悦转身时,丝巾在身后荡出优雅的弧线。

她接过信封的动作极轻,仿佛里面装的不是鉴定报告。

而是一枚随时会引爆的炸弹。

赵长天注意到她撕信封的手势——

拇指与食指捏住封口两侧,轻轻一扯。

这是经过无数次练习的、最稳定的拆信方式。

\"怎么样?\"他忍不住开口。

林悦抽出报告,快速翻阅,眉头越皱越紧。

最后,她将报告递给赵长天。

指尖停在\"鉴定意见\"栏:\"检材签名与样本签名在笔压、运笔轨迹、起收笔特征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倾向于认定非同一人书写。\"

赵长天读着那些专业术语,问道:\"所以是伪造的。\"

他抬头看向林悦,\"而且不是专业人士伪造的。\"

\"对。\"

林悦从文件夹中抽出高海文的签名样本——

那是2013年他在集团年会上签署的文件。

笔迹雄浑有力,起笔处有明显的顿笔。

\"伪造者试图模仿笔锋,但忽略了高董的书写习惯——

他习惯在横画末尾微微上挑。

而伪造的签名是平拖。\"

张劲松插话:\"更关键的是纸张。\"

他举起审批单复印件,对着光线展示,\"这是普通的晨光A4纸。

而集团2012年使用的是汇东80g静电复印纸。

两者的纤维密度相差27%。\"

赵长天看着那张泛黄的A4纸。

突然想起陈宇泽办公室保险柜里的灰尘——

原来那些灰尘不是因为久未擦拭。

而是因为纸张在潮湿环境下产生的霉斑。

\"陈宇泽是在广市伪造的。\"

他低声说,\"沪市的空气湿度低,纸张不会这么快变黄。\"

林悦点头,目光落在墙上的电子地图上——

广市与沪市的直线距离1400公里,此刻却像是两个平行世界。

\"把这些证据整理好,\"

她对张劲松说,\"下午三点前送到黎光集团审计部,用加密通道。\"

\"赵总,\"林悦望着赵长天,声音非常严肃,\"在集团正式表态前,我们需要更直接的证据——

比如,陈宇泽的口供。\"

赵长天点点头,表示明白。

之前,为了防止陈宇泽捣乱以及逃跑。

在赵长天的指示下,王强带人把陈宇泽关在了“临时留置室”。

临时留置室设在地下一层,原本是消防设备仓库。

赵长天和林悦、李诗涵走下楼梯时,闻到一股潮湿的铁锈味。

混着空气清新剂的刺鼻香气。

王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份《监察法》手册。

看见他时,抬手示意。

\"里面情况如何?\"赵长天低声问。

\"陈副总进去后一句话没说,一直在抽烟。\"

王强回应道

赵长天推开门,看见陈宇泽坐在金属椅上。

面前的桌子上摆着《员工行为规范》和一支录音笔。

他的西装外套搭在椅背上,领带已经解开。

露出松弛的脖颈皮肤。

\"陈副总。\"赵长天坐下,声音平稳,\"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两条路。\"

陈宇泽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少跟我来这套。\"

这时,林悦将司法鉴定报告推到陈宇泽面前:\"这是华政的鉴定结果。

你应该清楚,伪造集团

最新小说: 绛玉珠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回档少年时 村欲乱 神经纪元:2049 行业帝国 摄政王的逗比特工王妃 你在山海经哪一页 二嫁公卿 湖心有个小岛 遥雪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