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赶到现场。
看到赵长天如此冷静高效地处理危机。
不禁竖起大拇指:“赵先生,你真是临危不乱,太专业了!”
赵长天微笑着回应:“谢谢你的夸奖!
遇到突发情况,保持冷静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十分钟后,维修人员赶到。
赵长天协助他们迅速更换了破裂的液压油管。
对发动机进行了全面检查和调试。
在众人的努力下,打桩机终于恢复正常运转。
工人重新回到岗位,施工继续进行。
现场又恢复了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正当施工渐入佳境时。
英方施工人员和中方施工人员,因施工顺序问题产生了激烈争执。
英方认为应先进行地面硬化,再搭建临时建筑。
这样能为后续大型设备进场提供便利。
中方则依据多年经验和对整体工期的把控。
坚持先搭建临时建筑,用于存放材料和工人休息,同时开展地面硬化。
两边并行不悖,能节省时间。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施工现场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赵长天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往事发地。
他赶到时,双方正脸红脖子粗地争论着,谁也不听谁的。
赵长天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大家都先别吵了,听我说!”
他的声音威严而不容置疑。
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
赵长天走到两方中间。
先是安抚双方情绪:“大家都是为了项目好,出发点都是一致的。
咱们心平气和地商量,肯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接着,他详细了解双方的理由和担忧。
一边听一边点头,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
听完后,他沉思片刻,开口道:“英方朋友提出先地面硬化的想法。
确实能方便大型设备进场,这点我们认可。
中方坚持并行作业,也是为了抢工期,减少时间成本,同样有道理。
咱们能不能这样,把施工区域划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先进行地面硬化,为设备进场做准备。
另一部分同步搭建临时建筑,存放急需的材料和供工人休息。
等地面硬化完成一部分后,设备陆续进场,我们再调整人员分配。
加快剩余地面硬化和临时建筑搭建速度。
这样既照顾了设备进场需求,又不耽误工期。
大家觉得可行吗?”
众人听了赵长天的方案,都陷入沉思。
过了一会儿,英方负责人率先点头:“赵先生,你这个方案确实兼顾了双方需求,我看行。”
中方施工人员也纷纷表示赞同:“还是赵总有办法,就这么办!”
施工现场的紧张气氛瞬间消散。
大家又干劲十足地投入到工作中。
夕阳西下,余晖将整个施工现场染成橙红色。
赵长天召集团队成员,进行今日现场工作的总结。
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经验。
为明日的工作积蓄力量。
尽管疲惫,但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们知道,这场与时间和困难的赛跑,才刚刚开始。
而他们已做好了全力以赴的准备。
李明达揉了揉酸痛的肩膀,说道:“今天这一出,真是吓了一跳。
还好赵哥处理得及时,不然麻烦可大了。”
张伟华也附和道:“是啊,赵哥的冷静和果断太关键了。
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
赵长天看着大家,眼神中满是欣慰与鼓励:“兄弟们,今天大家都辛苦了。
遇到困难不可怕!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明天继续加油!”
众人齐声应和,那声音在夕阳下回荡。
充满了力量与决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