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6章 太关键了(3 / 5)

>

组织工人对关键施工区域进行重新布置。

他手持平板电脑,那平板电脑的屏幕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对照着上午敲定的施工方案,大声指挥:“这边的桩基施工区域。

按照新的标记点重新校准,注意间距和角度。

一丝差错都不能有!”

他的声音因焦急而略显沙哑,却依旧坚定有力。

在施工现场的嘈杂声中清晰可闻。

工人们闻声而动,忙碌地操作着各类仪器,调整设备位置。

有的工人蹲在地上,眼睛紧盯着水准仪。

双手小心翼翼地转动旋钮,调整着支架的高度。

有的两人一组,拉着测量绳,

沿着规划好的线路,反复核对距离。

李明达穿梭其中,不时停下脚步,亲自检查校准情况。

他蹲下身子,眼睛紧紧盯着测量仪器的读数。

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那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滴在脚下的泥土中。

嘴里念叨着:“精度就是生命!

这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根基。”

赵长天则与英方的现场负责人紧密对接。

他们沿着施工现场的通道边走边谈。

赵长天身姿挺拔,步伐稳健。

边走边指着远处正在忙碌的工人。

用流利的英语说道:“你看,我们已经按照上午的共识,加快了施工准备进度。

关于工人的培训,下午就会正式展开。

由李明达工程师亲自指导。

确保每一位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新技术。”

他的眼神自信而诚恳。

与英方负责人交汇时,传递出十足的专业与担当。

英方负责人微微点头,说道:“我们与中方团队沟通时。

提到希望引入本地施工队伍参与部分项目,分担压力的同时。

也能让他们积累大型项目经验。

可这事儿到现在还没个准信儿,上头催得紧,我这压力也大。”

赵长天心中一凛。

他知道这是个敏感且棘手的问题。

一方面要照顾英方诉求。

一方面又得确保整体施工质量与进度不受影响。

他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

真诚地回应:“你的顾虑我完全理解。

引入本地队伍确实有诸多好处,我们也很欢迎。

但你也清楚,咱们这项目技术复杂、标准严苛!

贸然加入新队伍,若培训不到位,很容易出乱子。

上午我们敲定的施工方案,中方团队正全力落实。

工人培训也是紧锣密鼓筹备中。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加快培训进度。

明天就拿出一个针对本地队伍的详细培训计划。

一周内完成基础培训。

让他们先从一些辅助性、简单的施工环节上手,边干边学。

逐步融入项目,你觉得如何?”

英方负责人听后,脸色稍缓,点头道:“赵先生,你这么说倒也在理。

看得出你是真心想解决问题。

那就按你说的办,希望能尽快见到成效。”

赵长天微笑着应下:“你放心,一定不耽误事儿。”

两人继续前行,气氛较之前轻松了些许。

此时,张伟华带着技术团队在一旁忙碌地调试着各类设备。

他手中拿着一叠厚厚的技术手册。

那手册纸张泛黄,边角有些卷起。

显然是被反复翻阅研究过。

他对照着设备参数,逐一检查。

一台大型起重机旁,技术人员正为其安装新型的尾气净化装置。

张伟华走上前去,仔细查看安装进度。

叮嘱道:“这个装置一定要安装牢固,确保密封性。

这可是关乎环保指标能否达标的关键。”

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专注。

他使用检测工具,熟练地进行初步检测。

确认无误后,才放心地让工人继续后续操作。

他又走向旁边的混凝土搅拌机。

打开控制箱,查看电路连接情况。

嘴里喃喃自语:“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引发大问题,绝不能马虎。”

不远处,中方和英方的施工人员聚集在一起。

李明达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开始进行施工技术培训。

他通过投影仪,展示着复杂的施工图纸。

那张图纸,投射在白色的幕布之上。

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只见那图上线条如蛛网般纵横交错。

密密麻麻的标注如同繁星点缀其中。

让人眼花缭乱。

李明达稳步走上前,他手中紧紧握着一根细长的指示棒。

“请大家仔细看过来!”

他洪亮的声音响起,打破了现场短暂的

最新小说: 重回78:从救下妻女开始逆转人生 你在山海经哪一页 摄政王的逗比特工王妃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穿越七零做外贸 绛玉珠 遥雪有期 湖心有个小岛 回档少年时 村欲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