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与现代感十足的玻璃幕墙拼接在一起。
“这个设计,不光是为了纪念过去。
它采用被动式通风系统,利用海风走向和墙体结构,实现自然对流,能节省至少百分之四十的空调能耗。”
他指向模型侧面的一组通风通道,继续说道:“外墙的蚝壳材料来自本地废弃的贝类养殖场,回收再利用,环保且隔热。
我们希望,这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态度,对历史的尊重,对未来的责任。”
快门咔嚓不停,清脆的机械声此起彼伏。
闪光灯在阳光下频频闪烁,将整个开工仪式现场照得明亮而热烈。
苏晓玥微微眯起眼,看见《深市特区报》的记者正低头快记录。
他专注地写着林美瑶刚才提到的环保印染车间的设计细节。
而林美瑶则蹲在不远处的角落,双膝微屈,稳稳地架着那台沉甸甸的摄像机。
“苏厂长,说两句吧!”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紧接着,一群记者像是得到了信号一般,迅围拢了过来。
镁光灯再次密集亮起,刺得人有些睁不开眼。
话筒被一只只递到眼前,金属的冷感贴上了她的指尖。
苏晓玥深吸一口气,目光缓缓扫过眼前的人群。
那一刻,她的心跳忽然慢了下来。
在第一排的最中间,是她的父亲苏德文,他穿着一件崭新的藏青色中山装。
他的头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难得一见的郑重。
再往旁边看去,是母亲刘小英。
她身上披着一件用旧布头拼接而成的外套。
外套的领口下,仍露出一角白色病号服的边角。
就连平日里沉默寡言的老支书,此刻也站在人群中,手里别扭地举着一条横幅。
红色的绸布在风中微微飘动,上面几个粗体大字清晰可见:“支持乡镇企业展”
。
她的视线落在母亲身上,声音微微颤,“我妈总说,衣服不只是穿在身上,更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是我们走过的路,是我们记得的事,是家的声音,是土地的颜色。”
话音落下,短暂的寂静之后,掌声如潮水般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