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汇总时,所有抄没的资产折算下来,竟高达十亿金魂币左右。
看着这串数字,玉天恒眉头紧锁——这些人或身居高位,或世袭爵位,本该是帝国的支柱,却借着身份之便中饱私囊,与雪星亲王沆瀣一气,蚕食着天斗的根基。
如今将这些财富收归国库,虽是雷霆手段,却是在为帝国刮骨疗毒。
次日,玉天恒踏着晨露步入御书房时,雪清河刚结束早朝。他身后的宫廷禁军们每人捧着一个大箱子,袋口缝隙间偶尔泄出的金光,映得金砖地面都晃眼那是昨日抄雪崩党羽贵族所得的金魂币,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陛下,查抄款项已清点完毕,共计十二亿金魂币,另有珍宝古玩若干,清单在此。”玉天恒将一本厚厚的账册呈给雪清河。
雪清河接过账册,指尖刚触到封面就觉分量不轻。他一页页翻看着,眉头渐渐蹙起:“雪星亲王府光地下金库就藏了一亿?还有这血月公爵府,库房里竟有三箱金魂币熔铸的雕像?”
玉天恒垂首应道:“是,臣亲自查验过,血月公爵府的库房地砖下还埋着两亿,是用特制陶罐封存的,若不是撬开地砖,根本发现不了。”
雪清河捏着账册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他当了多年太子,对朝堂暗流、贵族贪腐早有耳闻,可亲眼见到这一串串数字时,还是被惊得沉默片刻。十二亿金魂币,足够填满整个皇家国库,足够让百万贫民这辈子都衣食无忧。
他合上册子,指尖在光滑的封面上轻轻敲击,眼底闪过一丝冷意,心中却暗自咋舌:这些盘踞帝国的蛀虫,竟真富到了这等地步,当真是……肥得流油。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
雪清河指尖划过摊开的帝国疆域图,目光落在那些标注着不同颜色的区域上——代表帝国直属的五个行省呈深金色,而另外五个行省则被浅黄与淡红覆盖,分别属于四个王国和一个公国。
“十二亿金魂币,足够支撑一场彻底的整顿了。”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站在下方的玉天恒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雪清河指尖重重点在那些浅色调的区域:“星落帝国远在边陲,武魂殿势大难撼,眼下动他们绝非明智之举。但帝国境内这些‘国中之国’,盘踞太久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的天斗城:“十个行省,朕却只能牢牢握住五个。其余五个行省则由包括巴拉克王国在内的四大王国和一个公国掌控,那四个王国拥兵自重,税收截留大半;那个公国更是连官员任免都敢自作主张,名为臣属,实为割据。长此以往,帝国威严何在?”
闻言,玉天恒若有所思。
在天斗帝国中,十大行省仅能掌控五个,核心原因在于长期存在的内部割据与权力分化,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历史遗留的分封传统:天斗帝国曾经扩张过程中,曾对有功的贵族、将领或地方势力进行分封,允许其管理部分区域(如设立王国、公国)。
这些势力最初是帝国的助力,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国中之国”,掌握了地方的军政、税收大权,对中央的依附性减弱。
那四个王国和一个公国长期经营属地,积累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基础。
他们截留赋税、自行任免官员,甚至拥有独立的魂师军团,实力足以与天斗帝国分庭抗礼,中央逐渐失去对这些区域的直接掌控。
具体原因可能因皇室内部斗争、前任帝王决策失误或外部威胁(如武魂殿的牵制),天斗帝国中央权威曾出现下滑,无力遏制地方势力的扩张,导致割据局面固化。
因此,这五个行省虽名义上属于天斗帝国,实际由地方势力自治,形成了“帝国仅控五省”的分裂状态。
在天斗帝国的历史上,雪夜大帝算是难得有作为的君主,一直想复兴天斗帝国的荣光,以武力收回帝国所有行省。
但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施,比如四大王国和公国长期经营属地,拥有独立的军事力量(包括魂师军团)和经济基础,若强行攻打,可能引发旷日持久的内战,导致帝国元气大伤。雪夜大帝需权衡战争成本与收益,避免得不偿失。
这属于内部原因,当然,外部原因影响更大!
当时武魂殿作为大陆最强势力,对两大帝国均有威慑。若天斗帝国内部开战,可能被武魂殿趁机渗透或削弱,这是雪夜大帝不愿看到的。
相较于直接动武,雪夜大帝可能更倾向于用怀柔、制衡的方式维持表面稳定。
这些地方势力虽割据,但名义上仍臣服于帝国,若贸然打破平衡,反而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影响帝国整体统治。
因此,雪夜大帝基于内外局势的权衡,选择了暂时容忍地方割据,而非强行出兵收回国土。
将来雪夜大帝的后继者,如雪崩上位后,大概率也会如此行事,不太可能贸然攻打。
但雪清河不一样,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