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宋永康把几张长方形的软件界面图全部画完之后,就摆到了李波和高江燕面前。
两人看了几眼,还是挺懵批的。
宋永康,就用笔指着界面上的一些按键开始讲解起功能来了。
很神奇的是,这时候的宋永康说话非常利索,甚至可以说得非常清晰,跟刚才的表现判若两人。
李天明知道,宋永康就是所谓的“技术男”,干技术活儿的时候得心应手,与人正常交流却非常困难。
好在宋永康也确实有一些领导者的潜质,讲解起来条理很清晰。
“像这里就是输入文字的地方,这里是发送按钮,输入完文字后,点一下发送键,就可以传递给对方。”
“这里是一个切换按键,点击后就能从文字输入切换到语音输入,这时会有一个按钮,按住不放,你就可以对着手机说话,等说完后,放开按钮,就能将语音打包,以图形的形式发送给对方。”
李波一呆:“图形的形式?”
“是的,比如说是一个圆形,也可以是方形。”
“然后呢?”
“然后对方无论在任何时候,只要一点这个图形,就能听到传送过来的语音。”
“任何时候吗?”李波摸着下巴琢磨着,觉得想法挺新颖,便说,“倒是有点意思。”
高江燕想了想,却说:“很奇怪啊,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我想跟对方说话,不能直接打电话吗?”
高江燕这么问,也不奇怪。
微信这类软件能够火,对于2009年的人来说,完全是玄学的范畴。
宋永康答道:“因为对方有时候因为某种原因接不到电话,等有空的时候看到对方发送的文字消息,或者听语音,这样不仅方便,而且体验会更好。”
“而且……”
宋永康犹豫了一下继续说:“比如说我吧,有时候我不想跟某个人直接交流,如果他发送过来消息,我可以不必马上看,就算看到后,也可以选择不马上回复,等我想好了怎么回复的时候,再回复。”
李波和高江燕互相看了一样,虽说宋永康说得有点拗口,但是不得不承认,确实有一些道理。
电话和QQ都是倡导实时沟通,虽说QQ消息也能延迟接收,但是在手机上有些不方便。
而且宋永康所说的语音发送和接收,确实很新颖,听着很有创意。
忽然,传来了另外一个人的声音。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我在开车的时候,我想联系某个人……”
三个人一同看去,竟然是李天明在说话。
“老、老板……”
李波和高江燕都站了起来,露出惶恐的表情,也不知道李老板在后面站了多久了。
李天明摆摆手,又让他们坐下了。
宋永康更是一脸懵批,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李天明从旁边抓了一把椅子坐在了旁边,缓缓地重复了一遍刚才说的半句话,然后又继续说:
“一个人开车的时候,无论是发短信,还是打电话,都非常危险,也违反交通规则。”
李天明做了一个拿手机的手势:“但是如果我只是按住软件的语音按键,说一段语音,应该不会太影响驾驶。”
宋永康听完,眼睛一亮:“对啊,就是这么干,可以非常便捷的给人发语音消息!”
李天明打量着宋永康。
不得不承认,这个人就是典型的理工男形象,走技术宅路线的。
这样的人,确实也适合做软件或者说APP的开发。
李天明之所以现在才“跳”出来,只是一直在想一件事。
在前世时,弘讯正式推出微信的时间,应该是在2011年初。
而现在是2009年,也不知道弘讯那边有没有立项,甚至进入开发阶段。
初始版本的微信其实功能并不多,开发周期应该不会太长,所以多半还未进入立项。
而眼前这个人,所说的软件,跟微信的功能是高度一致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现在要不要投资一款“微信”,或者说类微信的手机APP。
李天明当然清楚,微信之所以成功,至少有一半的功劳应该记在弘讯海量的用户库上面。
此时,弘讯的QQ,甚至手机版QQ已经很成熟了,在全国范围内拥有数亿的用户,只要随便往微信里导入一些用户,就足以支撑运营了。
但如果李天明去投资的话,那推广上可就很难了。
很可能APP做出来了,但用户量上不去,最好就胎死腹中了。
最终还是会被弘讯所做的“微信”完全代替。
李天明在脑海中不断做着思想斗争,始终没有做出决定。
这时,李波和高江燕一直在注意着李天明,不知道该不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