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仿佛体会到了苏轼在《文说》中所说的: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
虽然写文章和做数学题是大相径庭的,但此时此刻的李牧也确实思维不停,短短一会儿,他就往后面推导了很远很远。
就这样,他连吃饭都忘记了,从下午三点一直到了晚上八点。
草稿纸堆满了旁边的桌子,他也仿佛没有察觉,仍然在奋笔疾书。
幸好的是这间教室,今天都没有班级来上课,专门留给学生自习用,所以李牧的研究也一直都没有被打断过。
而教室中其他进行自习的学生,也并不知道这里有个人正在接近真理。
终于,李牧的笔停了下来。
泉涌的灵感停止了灌输。
他舒展的眉头重新凝了起来。
“还差一点,就差临门一脚……”
“我已经捕捉到了这个数列的路径,并且已经推及到了几乎正无穷的阶段……”
“只是这个几乎……”
终究不能画上等号。
还需要一些东西。
“还需要一点什么……?”
脑海计算机庞大的算力再加上人脑的逻辑选择,李牧几乎在短瞬间就对十多种可能接下去的思路进行了推导,但最终的结果都告诉了他:不行。
这最后的一关,又是另外的一个瓶颈。
又是两个多小时过去。
楼管阿姨走了进来,招呼着教室里面还剩下的学生们可以走了。
李牧一直凝起的眉头,缓缓松开。
今天就到此为止了。
但并没有让他感到失望。
他的收获仍然很多,最后的临门一脚,也已经十分接近。
他唯一剩下的问题就是,这临门一脚到底要踹在哪个地方?
而关于这个问题,就需要时间了。
“联合数学会议的举办时间是…… 2月10号,那就还有不少的时间。”
李牧收拾好自己的桌子,特别是他的那些草稿纸,全都整整齐齐地放进了包里。
离开了教室,然后迎着夜色,向着宿舍走去。
忽然想起今天能有这样的收获,还是源于云容裳那天的指点。
拿出手机,给她发了个消息:【感谢学姐那天的指点,我现在距离那个问题的解决越来越近了。】
没过一会儿,云容裳就回复了过来:【好,反正别忘记了我的饭就好。】
李牧:【当然没问题#ok】
云容裳:【不过都过去这么久了,你那个数学问题还没有解决吗?这问题得有多难?】
李牧:【呃,如果我解决了,伱大概能从新闻上看见。】
云容裳:【……我懂了】
……
十二月份悄然而过,越发严寒的一月随之而来。
李牧他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