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全面开战 > 第637章 宫墙风动

第637章 宫墙风动(1 / 2)

紫宸宫的初夏总是带着槐花香,蔡琰坐在临水的轩窗下翻着《诗经》,腕间的羊脂玉镯随着翻页的动作轻晃,映得素色襦裙上的暗纹都染上了几分柔光。

廊下的铜鹤在日头里泛着暖光,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踏碎了宁静——贴身婢女云袖捧着裙摆闯进来,鬓边的珠花还在乱颤,声音里带着惊惶:“娘娘!

青州消息传回!

五殿下……五殿下他灭了曹魏!”

“哗啦”

一声,蔡琰手中的书卷落在案上,绢纸散了半桌。

她指尖的玉镯磕在紫檀木案上,出清脆的响,却没觉出疼。

“汝说什么?”

她抬眼时,鬓角的金步摇微微晃动,平日里温和的眼眸此刻盛满了错愕。”

云袖喘着气点头,帕子都攥皱了道:“千真万确!

五皇子连取兖州、青州,并安顿了两州的百姓——户部的人查过,损耗比其他几位殿下少了三成,百姓还送了万民伞呢!”

蔡琰怔怔地望着窗外的槐树,阳光透过叶隙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她想起去年陛下在当着众人立的誓:“六子伐四国,先擒其主、克其都、定其民、损其微者,立为太子。”

那时她等都在场,听着百官低声议论“长公子捷儿母族显赫,又是嫡长,太子之位定是他的”

,心里虽有隐忧,却也觉得合乎情理。

罗捷生下来就带了皇子的矜贵,蔡邕为外祖父,朝中一半文官都是蔡家旧部,可偏偏……偏偏他卡在东吴的濡须口,三个月寸步未进。

“娘娘?”

云袖见她久不说话,小心翼翼地唤了声。

蔡琰抬手按了按眉心,指腹触到微凉的肌肤,才觉出眼眶有些热。

她不是气罗凡,是叹捷儿。

那个总爱黏在她膝下问“母妃,孩儿何时能像父皇一样披甲”

的少年,如今在濡须口的营帐里,该是怎样的失落?可转念一想,云袖说罗凡“安置百姓时亲赴田间,与老农同食麦饭”

,又说“破城时严令不得惊扰百姓,连曹操的家眷都妥善送回了谯县”

——这样的胸襟与手段,的确比捷儿沉得住气。

她拿起案上的书卷,慢慢捋平褶皱,声音轻得像风拂过:“也是好事。

江山社稷,本就该由最妥当的人来守。”

只是说罢,指尖还是在绢纸上洇出了一小团湿痕,“只是……捷儿那孩子性子犟,他若知道了,怕是……”

云袖赶紧道:“娘娘放心,大殿下素来懂事,定不会让娘娘担忧。”

蔡琰没再说话,只是望着窗外的流水,心里反复念着:捷儿,母妃知道汝尽力了,可这天下,终究要交给能让百姓安稳的人啊。

隔壁的昭阳殿里,甄姜正对着菱花镜试新制的钗环。

她本是中山甄氏之女,性子素来沉静,此刻却被婢女画屏的话惊得褪下了一半的耳坠。

“灭了曹魏?”

她抬手按住鬓角,鎏金点翠的钗子在镜中晃出细碎的光,“罗凡那孩子……吾记得前年中秋宫宴,他还说‘治国如烹小鲜,急不得’,当时谁当回事了?”

画屏捧着刚送来的驿报,脸上又是惊又是叹:“何止呢!

听说五殿下破城后,先开仓放粮,再查户籍,连曹魏旧部都量才录用了。

二殿下在燕国那边,听说还在与燕军僵持呢……”

甄姜放下耳坠,指尖在镜面上轻轻一抹。

她的儿子罗裕性子偏柔,去年伐燕时还因为不忍百姓流离,放缓了攻城的脚步,被罗彦斥了句“妇人之仁”

那时她与罗裕书信往来,见他对着地图叹气道:“母妃,吾若能像五弟那样,既懂兵法又懂人心就好了。”

如今罗凡真的做到了,她心里竟生出些释然——或许争储本就不是裕儿的路。

“娘娘,二殿下会不会……”

画屏犹豫着开口。

甄姜拿起妆台上的玉梳,慢慢梳着长:“裕儿虽柔,却不痴。

他知道什么是大局。”

可话刚说完,梳子却在间顿住了——她想起裕儿上次回朝,偷偷塞给她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红着脸说“母妃,这是我给……给刘颖公主绣的”

如今罗凡要立为太子,刘颖……她轻轻叹了口气,“去库房取两匹蜀锦,给五殿下的青姨送过去。

她守着罗凡长大,今日该是最高兴的。”

而此刻的长乐宫偏殿,杜雪正带着婢女们在后院散心,贴身婢女白芷来报道:“娘娘,青州急报,五皇子灭了曹操,已经班师回朝。”

杜雪闻言,心中旮旯一下,一脸心惊,很快恢复正常说道:“天意啊!

凡儿从小生活在外,吃了不少苦头,从小没有了母亲,父亲也不在身边,看似吃尽苦头,可却成就了他。”

白芷道:“娘娘说得是!

听说五殿下这次安顿青州,只用了一个月,让百姓们生活进入了正常生活。”<

最新小说: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王朝的腐朽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冷书生(一受多攻)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歌影山河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乖,再让我亲一口 万兽之国(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