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这座坐落于襄阳通往江陵要道上的城池,犹如一颗关键的棋子,在这场风云变幻的战争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城墙高耸,厚实坚固,城外地形开阔,易守难攻。
城内粮草储备充足,道路规划有序,是连接荆汉南北的重要枢纽。
刘备深知宜城的战略意义,特地派了自己的义子刘封率领五千人马驻守此地,以确保这条关键通道的安全。
大新帝国三皇子罗逸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抵达宜城之后,与军师郭嘉和猛将吕布等将领齐聚营帐,商讨破城之策。
营帐内气氛凝重,众人围坐在一起,盯着摆在中央的宜城地形图,陷入沉思。
吕布率先打破沉默,他猛地站起身来,双手抱胸,眼神中透露出强烈的战意,大声说道:“三皇子,末将愿主动请缨,前往宜城挑战!
末将这一身武艺,定能将那刘封引出城来,杀他个片甲不留!”
吕布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战场上大杀四方的场景。
罗逸微微皱眉,看着吕布,心中有些犹豫。
他深知吕布武艺高强,在战场上罕逢敌手,但此次面对的是坚守不出的刘封,挑战之计是否可行,他心中并无把握。
然而,眼下又确实没有更好的策略,思索片刻后,罗逸缓缓点头,说道:“好吧,既然奉先如此有信心,那便去吧。
但务必小心,不可轻敌。”
罗逸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毕竟宜城的局势复杂,不容有失。
郭嘉在一旁微微点头,他虽未说话,但心中也在思考着各种可能性。
吕布的勇猛固然是破敌的利器,但刘封并非庸才,是否会轻易中计,还犹未可知。
翌日清晨,阳光洒在宜城的城墙上,吕布骑着他那匹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威风凛凛地来到宜城外。
他抬头望着城楼上的守军,大声叫骂道:“刘封小儿,你这缩头乌龟,有本事出城与吾大战三百回合!
躲在城里算什么好汉!”
吕布的叫骂声在空旷的城外回荡,城楼上的守军听得清清楚楚。
然而,任凭吕布如何叫骂,刘封都不应答。
刘封深知吕布的厉害,他牢记刘备的嘱托,坚守城池,不为吕布的挑衅所动。
城楼上的守军们也都严阵以待,警惕地注视着吕布的一举一动。
吕布叫骂了半天,嗓子都有些沙哑了,却依旧不见刘封出城应战。
他心中恼怒不已,气得满脸通红,手中的方天画戟猛地一挥,指向城楼,吼道:“刘封,汝这胆小鬼,吾吕布看汝能躲到什么时候!”
但无论他如何愤怒,宜城的城门依旧紧闭。
无奈之下,吕布只好策马返回,向三皇子罗逸禀告情况。
他一脸懊恼地走进营帐,单膝跪地,说道:“三皇子,那刘封太过狡猾,无论末将如何叫骂,他都不肯出城应战。
末将无能,请三皇子降罪。”
吕布的脸上写满了自责和不甘,他本以为能轻松引出刘封,却没想到对方如此沉得住气。
罗逸看着吕布,并未责怪,而是神色平静地说道:“奉先请起,这并非汝的过错。
吾与军师原本就没有指望刘封会轻易出城。
他深知汝的厉害,坚守不出也是意料之中。”
罗逸的声音沉稳而冷静,让人感受到他的从容不迫。
郭嘉也点头说道:“不错,刘封既然奉命坚守宜城,必然不会因一时之气而出城冒险。
既然挑战之计不成,我们便需另寻他法。
当务之急,是先探探宜城的虚实。”
郭嘉轻抚胡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一番商议之后,众人决定派徐荣率领大军攻城。
徐荣是一员猛将,作战经验丰富,由他率领攻城,罗逸和郭嘉都觉得较为放心。
徐荣领命后,迅集结大军,准备攻城所需的器械。
投石车、床子弩以及连弩等威力巨大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
新军们士气高昂,他们扛着云梯,推着攻城器械,浩浩荡荡地朝着宜城进。
宜城城下,徐荣一声令下,攻城战正式打响。
投石车率先动攻击,巨大的石块如流星般朝着城墙飞去,砸在城墙上,出沉闷的声响,溅起一片尘土。
床子弩也不甘示弱,粗大的弩箭如闪电般射向城楼上的守军,不少将士躲避不及,被弩箭射中,惨叫着倒下。
连弩则以密集的箭矢,压制着城墙上的防御力量。
然而,宜城城高壁厚,刘封又准备有序。
城楼上的守军在刘封的指挥下,用弓箭、石块和滚木奋力还击。
一时间,箭如雨下,石块纷飞,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徐荣看着士兵们不断倒下,心急如焚。
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声喊道:“兄弟们,不要退缩,继续攻城!
拿下宜城,为三皇子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