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全面开战 > 第3o5章 上艾烽火邺城危局

第3o5章 上艾烽火邺城危局(1 / 2)

赵云骑在雪白的战马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在他身后,十八万大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浩浩荡荡地向着燕国都城邺城进。

队伍中,军旗招展,“赵”

字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气势恢宏。

收降韩猛的八万五千人马后,赵云迅将降军分散,妥善安置。

留下吴懿率两万上党军镇守荡阴县城,稳定后方。

随后,他便带着这支庞大的军队踏上了征途。

赵云目光如炬,时刻关注着军队的行进情况。

他身旁,庞统手摇羽扇,神态悠然,不时与赵云低声交谈,商议着行军策略。

大军所过之处,魏郡沿途县城纷纷归降。

这些县城规模较小,城中守军不过几百人马,面对赵云的十八万大军,犹如螳臂当车,根本无力抵抗。

当赵云的军队逼近时,县城的守将们纷纷打开城门,献上降表。

赵云对这些归降的县城采取了安抚政策,留下少量士兵维持秩序,确保百姓的生活不受影响。

又行了几日,大军终于抵达邺城郊外。

赵云下令军队安营扎寨,准备与城中守军展开一场决战。

营帐连绵不绝,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

将士们磨刀霍霍,严阵以待,整个营地充满了肃杀之气。

一场决定魏郡归属的大战,一触即。

逢纪在府邸中来回踱步,案几上的茶盏早已凉透,他却浑然不觉。

当斥候跌跌撞撞闯入,带来赵云兵临城下的消息时,他手中的书卷“啪”

地掉落在地,脸上血色瞬间褪去。

数日前,得知韩猛被困荡阴县城的消息,一股不祥的预感就如阴霾般笼罩在逢纪心头。

韩猛手中的十万大军,是邺城抵御外敌的重要屏障,一旦有失,邺城便门户大开,赵云的大军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他一刻都不敢耽搁,立刻修书向袁绍求援,满心期盼着主公能迅回援,化解这场危机。

可如今,短短几天时间,赵云的大军竟已兵临城下。

逢纪只觉一阵天旋地转,双腿软,几乎站立不稳。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局势为何会恶化得如此之快。

韩猛的十万大军究竟遭遇了什么?是全军覆没,还是已然归降?这些问题如同一把把尖锐的钢刀,刺痛着他的心。

但此刻,他已无暇顾及韩猛的死活,邺城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

“来人!”

逢纪声嘶力竭地喊道,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慌乱,“传吾命令,紧闭城门,加强城防,没有吾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

待传令兵匆匆离去,逢纪瘫坐在椅子上,冷汗从额头不断冒出,浸湿了衣襟。

他深知,邺城虽城墙高大坚固,但城中守军数量有限,且士气低迷。

面对赵云那如狼似虎的十八万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主公,汝究竟何时才能回援?”

逢纪喃喃自语,眼神中满是绝望与无助,袁绍将邺城交给他,若是丢失他的罪过就大了,还有何脸面在袁绍麾下,怕是得另寻良主了。

如今,邺城危在旦夕,自己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束手无策。

片刻后,逢纪猛地站起身来,快步走到书桌前,颤抖着双手,再次提笔向袁绍求援。

每写下一个字,他的心中便涌起一股绝望。

“主公,邺城危在旦夕,望陛下回援,否则……”

写到此处,他的手顿住了,不敢想象邺城沦陷后的惨状。

写完信,逢纪招来最得力的亲信,将信郑重交予他,千叮万嘱:“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给陛下,一刻都不能耽搁!

若延误军机,提头来见!”

亲信领命而去,逢纪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此刻的邺城,就像暴风雨中的孤舟,随时都可能被汹涌的波涛吞噬。

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袁绍的回援上了。

逢纪拖着沉重的步伐,登上城墙。

望着城外如林的营帐,听着敌军操练的呼喊声,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

寒风呼啸而过,吹乱了他的丝,却吹不散他心中的阴霾。

“邺城,千万要挺住啊!”

逢纪在心中默默祈祷,声音几近哽咽。

…………

上艾关外,寒风如刀,割着每一个将士的脸。

燕军大营中,袁绍身着黑色大氅,腰间佩剑的流苏在风中狂舞,他盯着眼前沙盘,眸中阴鸷尽显,对上艾关的久攻不下,已然让他失去耐心,已经派人连日攻打上艾,又派人寻找小路,多日来也是无果。

高顺的不为所动,让袁绍气得不轻,猛地将手中酒杯砸向地面,“高顺竖子!

敬酒不吃吃罚酒。”

他咬着牙,眼中满是杀意,“传朕将令,明日集结大军,强攻上艾!”

翌日,号角声在燕军大营中骤然响起,一面面黑色战旗在

最新小说: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乖,再让我亲一口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万兽之国(H) 王朝的腐朽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歌影山河 冷书生(一受多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