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牵连(3 / 5)

认真劲儿,眼里有光,和林溪第一次学编竹时一模一样——当年林溪编坏了七根竹篾,哭了鼻子还不肯停,非要编到满意为止。

小宇编的哨子,针脚比我年轻时还细,他心里装着事,装着约定,能守好这坊子,也能守好这些故事。”

夕阳西下时,阿竹终于编好了一片竹叶——叶片不算圆整,叶脉也有些歪歪扭扭,却透着孩子气的认真。

她把竹叶举起来对着夕阳看,阳光穿过叶片,纹路里都映着暖黄的光,像一片会光的小扇子。

小宇也编好了一个小哨子,哨身上用小刀刻着“宇”

和“竹”

两个字,刻得歪歪扭扭,却很清晰,每个笔画都透着认真。

老人接过阿竹的竹叶,踩着小梯子,把它挂在坊子的屋檐下。

风一吹,竹叶轻轻晃动,竟出了和竹哨子一样的“嗡嗡”

声,像在和远方的守桥人、守槐人打招呼,呼应着时光里那些散落的约定。

“好听,”

阿竹拍着手笑,“以后风一吹,就像我们在和他们说话。”

“该走了。”

老人从梯子上下来,拿起墙角的竹杖——竹杖是用他编坏的竹料做的,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竹叶,每一片都代表一件没完成的作品。

“我要去竹海深处的竹屋,找当年和林溪一起编竹灯的老友,他等了我十年,前几天托人带信说身体不好,我也该去赴约了。”

他从腰间解下一把铜钥匙,钥匙上挂着一片小小的竹编吊坠,吊坠上刻着“守艺”

二字,字迹苍劲。

他把钥匙递给阿竹:“这是竹语坊的钥匙,以后,你们就是这里的守艺人了,要好好守着它,守着这些竹编,守着林溪的心意。”

阿竹接过钥匙,冰凉的铜触感贴着掌心,像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两人送老人到巷口,看着他的身影慢慢走进竹林,竹杖敲着石板路,出“笃笃”

的声响,像在和竹语镇的每一寸土地告别。

阿竹突然想起守灯塔的老人、守槐树的奶奶,轻声说:“他们都去赴自己的约定了,我们要好好守着他们留下的地方,守着这些故事,不能让他们失望。”

小宇点头,从口袋里掏出新编的小哨子,递给阿竹:“以后你要是在竹艺坊,就吹这个哨子,吹三声,我一听就知道是你,就像我们之前跟守桥人打招呼一样。”

阿竹接过哨子,紧紧攥在手里,哨身上还留着小宇的体温,暖乎乎的。

回到坊子时,天已经黑透了。

阿竹从背包里掏出火柴,点亮了架子上的竹灯——竹灯的光透过竹编纹路洒出来,暖黄的,映得屋里满是竹叶的影子,落在堆着的竹篾上,像无数个小小的约定在光。

小宇走到林溪当年坐过的竹桌前,从口袋里掏出小刀,在桌角刻下“宇”

和“竹”

两个字,紧挨着林溪的“溪”

字,刻痕不深,却很认真,像在时光的本子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告诉时光:我们来了,我们会守着。

阿竹翻开“织网人竹艺录”

,拿出小本子,撕下半张纸,一笔一划地写:“我叫阿竹,小宇哥哥叫小宇,我们今天在竹语坊见到了守艺爷爷,他把林溪奶奶的竹编图谱交给了我们。

我们会好好学竹编,会把竹艺坊的灯每天都点亮,会把林溪奶奶、守艺爷爷、守桥人爷爷、守槐人奶奶的故事,都讲给下一个织网人听,不让这些故事被忘记。”

写完后,她把纸条夹进图谱里,和林溪的竹叶、守桥人的竹牌放在一起,像把新的约定放进了旧的时光里。

两人锁门时,屋檐下的竹编竹叶突然亮了,淡淡的绿光从叶片上渗出来,顺着巷子飘出去,像一条光的小溪。

绿光穿过巷口,和纪念馆的暖灯、竹桥的青光、老槐树的虚影连成一片,织成一张温柔的光网,轻轻笼罩着整个竹语镇,连巷口的老竹都被映得泛着绿,像时光在轻轻呼吸。

林念站在巷口,看着两个孩子并肩的身影,忽然觉得,时光就像这竹编的网——每一代织网人都是一根竹篾,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新,有的旧,看似孤单,却在彼此的牵连里,绕着心意,织出了温暖的形状,把散落的约定、未说尽的心意,都牢牢连在了一起,不让任何一个被辜负。

夜风从竹海吹来,带着竹艺坊的竹香,吹得屋檐下的竹叶“嗡嗡”

响,像在唱一时光的歌。

阿竹摸着腰间的铜钥匙,钥匙上的“守艺”

吊坠贴着皮肤,暖暖的;小宇握着手里的竹编哨子,指尖还留着编竹篾时的触感。

两人并肩往纪念馆走,月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道正在拔节的竹影,在青石板路上慢慢延伸,延伸向更远的时光。

他们知道,明天清晨,窗前的竹芽会抽出新的叶片,叶尖沾着晨露,像在等他们蹲下来打招呼;傍晚,竹桥的哨声会唤来引路的竹叶,带着他们去看溪水里的夕阳,看小鱼在光里游;而竹艺坊的灯,会和纪念馆的灯一起,亮

最新小说: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箱子里的战锤40K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穿成九零孤女,大唐公主富可敌国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缠娇鸾 朱颜执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