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蛋哥,吃饭了。”
刘巧儿的声音娇柔,目光先落在霍琮身上。
霍琮收回追随苏槿的视线,忙碌一上午,确实腹中饥饿,便走了过去。
刘瑞眼尖,打开食盒就叫起来:“爹!
你看巧儿又给黑蛋那么多饭!”
刘父看着饭菜分配,虽知霍琮干活卖力,吃得多些也应当,但粮食金贵,见女儿如此偏心一个外人,脸上还是露出不悦,
瞪了刘巧儿一眼:“干活多的自然该多吃!
你嚷嚷什么!”
话虽如此,他对女儿那点小心思和霍琮的态度也心知肚明,颇为不满。
霍琮并非迟钝之人,虽失忆却不傻,反而异常敏锐。
刘家父母私下委婉的警告、刘巧儿的情愫,他都明白。
但他只为报救命之恩干活挣饭,并无他念,此刻心中更因那惊鸿一瞥而纷乱,故而只沉默吃饭,对刘家的暗流涌动不予理会。
刘瑞凑到刘巧儿身边,压低声音却足以让旁边的霍琮听见:“巧儿,刚你没看见,黑蛋盯着那朱家大奶奶,眼睛都看直了!”
刘巧儿闻言,脸上强撑的笑容僵了一下,
瞥了一眼沉默吃饭的霍琮,语气故作轻松:“黑蛋哥喜欢看谁,我…我哪管得着。”
心中却涌起一阵酸楚和难过。
霍琮动作顿了顿,并未抬头。
他早已收到过刘母“门不当户不对”
的暗示,即便没有,他也从未想过要娶刘巧儿。
方才对苏槿那阵莫名而强烈的心动,更让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对刘巧儿只有感激,并无男女之情。
就在这时,刘母瞅准时机,满脸堆笑地凑到了苏槿跟前。
“大奶奶,”
她搓着手,语气热络又带着几分讨好,“您看……之前提过的,我们家巧儿和府上二少爷的事儿……”
在刘母看来,朱家是县里顶顶富贵的人家,女儿若能嫁进去,那真是掉进了福窝里!
之前原主确实流露过结亲的意思,更让她觉得这事八九不离十。
苏槿闻言,唇角弯起一抹浅淡的笑意,随着刘母走到了刘家地头。
她目光扫过一旁局促低着头的刘巧儿,语气温和:“巧儿也十七了吧,确实到了说人家的年纪。
不过这事儿,总得问问两个孩子自己的意思才好。”
刘母赶紧接话:“哎哟,大奶奶,这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只要您点了头,哪还有不成的道理?”
苏槿却笑了笑,目光直接看向刘巧儿,声音轻柔却不容回避:“巧儿,你自己怎么看呢?”
刘巧儿猝不及防被点名,下意识地、飞快地朝霍琮的方向瞥了一眼。
苏槿顺着她那一眼望过去,目光落在那个高大沉默的男人身上时,整个人骤然一僵,随即是一瞬的怔愣和难以置信。
她从未想过,爱人的身份会与女主有什么牵扯,因此之前并未刻意探寻。
这一眼,灵魂深处传来的熟悉悸动让她瞬间明了——他就是自己爱人。
想到他与刘巧儿朝夕相处了这些日子,想到原剧情里他后来为刘家出头、甚至亲手灭了朱家,虽那是原主,并非自己。
一股无名火猛地窜上心头,她嘴角的笑容却愈深了。
刘巧儿怔在原地,全然未曾料到这位朱家大奶奶竟会当真询问她的意愿。
她心中早已有了霍琮的身影,对那朱家二少爷自然生不出半分情愫。
私下里,她不知多少次向爹娘哭求抗拒,不愿嫁入朱家。
可她心里比谁都清楚,在这世道,她的眼泪和反抗如同秋叶落入河水,激不起半点涟漪,终究改变不了什么。
她与黑蛋哥,注定是陌路。
因此,她早已麻木地预见到自己大概率会嫁入朱家的结局。
人人都说那是泼天的富贵,是求之不得的好姻缘,可她心底却隐隐有着一丝不甘与轻视——那并非她想要的。
此刻,选择权猝不及防地落到她手上,她反而慌了神。
平心而论,朱志晟家境优渥、相貌英俊、还受过新式教育,样样都是顶好的。
若她此刻开口拒绝,岂不是亲手推开了这桩多少人眼红的婚事?
往后再说的人家,恐怕连朱家的一半都比不上。
就在她嘴唇嗫嚅、进退两难之际,旁边地里一个妇人瞅准机会,
高声插话:“大奶奶!
您瞧瞧我们家香织咋样?身子结实,一看就好生养,保准给您朱家生个大胖小子!”
这一嗓子如同打开了闸门,其他几家有适龄闺女的人户也纷纷挤上前,七嘴八舌地推荐起来。
“东家,看看我家闺女吧,手脚勤快着呢!”
“奶奶,我家丫头模样周正,性子也温顺!”
场面一时变得闹哄哄的,刘巧儿被围在中间,脸色愈苍白。
那句“不愿意”
,更是哽在喉咙里,一个字也吐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