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进一步熟悉新掌握的“幻影千踪”
,并将其与尘影符、坤元迹敛进行实战演练,确保在高压环境下能无缝衔接。
其次,她动用贡献点,兑换了一批一次性的高阶“破阵锥”
和“匿迹尘”
。
前者用于应对可能存在的遗迹禁制(在不暴露寂灭令的前提下),后者则能极大增强短时间内的隐匿效果,适合潜入侦察。
最后,她开始有意识地在灯塔内部,营造一种“对上古遗迹,尤其是哨站类遗迹颇有研究兴趣”
的学者型人设。
她会“偶然”
与一些同僚讨论相关话题,引用一些万法楼中公开的、不涉及核心机密的知识,展现出“严谨”
与“好学”
的一面。
这一切都做得自然而不刻意,如同一个真正对考古感兴趣的修士应有的表现。
即便将来她在“黑雾海”
有所现,也可以归功于“扎实的知识储备”
和“不错的运气”
,而非其他。
时机渐渐成熟。
这一日,鹿笙再次点开那个【甲级(预备)任务:探索“黑雾海”
边缘失落前哨】。
她的状态已调整至最佳,物资准备齐全,对任务的潜在价值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连“人设”
都铺垫完毕。
她没有犹豫,指尖在光幕上轻轻一点。
“接取任务。”
几乎在接取成功的瞬间,巡风使令牌便传来提示:任务已进入审核队列,需等待最终批复,预计时间一到三个工作日。
鹿笙平静地收起令牌,脸上无悲无喜。
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但这一次,她已做了所能做的一切准备。
藏智于内,并非怯懦。
当机遇与使命交织,她亦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以最精密的计算,最稳妥的方式,去攫取那通往更高层次的“转正”
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