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寂潭畔,鹿笙如同一尊石雕,气息与身下巨骨、与周遭凝滞的空气、与那吞噬一切的漆黑潭水,渐趋一体。
她不再刻意引导或模仿,只是将心神彻底放空,如同一张白纸,任由那极致死寂的归墟真意浸润、描摹。
起初数日,唯有永恒的静默。
神识如同陷入无边泥沼,感知不到任何变化,唯有自身丹元与心跳在绝对寂静中被放大,带来一种难言的孤寂与压抑。
若心志不坚者,只怕早已心神摇曳,仓皇退走。
但鹿笙心若磐石。
她将这份孤寂与压抑也视作归墟的一部分,坦然承受,细细体味。
她回想起职场中那些看似毫无进展、唯有耐心等待的蛰伏时期,深知某些关键的突破,往往便孕育于这至暗的静默之中。
渐渐地,在那仿佛亘古不变的死寂深处,她捕捉到了一丝极细微、却真实存在的“律动”
。
并非声音,也非能量波动,而是一种……存在本身的状态频率。
如同深海之下的暗流,虽不见其形,却自有其磅礴的轨迹。
她的呼吸、她丹元的流转、乃至她识海的微澜,开始无意识地、极其缓慢地调整,试图与这无形的“归墟频率”
趋于一致。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过程,如同要让一滴水彻底理解并融入整个海洋的意志。
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弈天筹》在她心神中构建出无数模型,辅助她捕捉那缥缈的频率,优化自身的“同调”
路径。
不知过去了多久,或许只是某个瞬间的福至心灵——
嗡!
一声几不可闻、却仿佛源自神魂本源的轻鸣响起!
她周身那内敛到极致的气息,与万寂潭、与这片天地的寂灭道韵,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共振点!
刹那间,她感觉自己不再是置身于潭边的旁观者,而是化作了这死寂的一部分。
她的感知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扩散开来,“看”
到了潭底那沉淀了亿万载的寂灭法则结晶,“听”
到了远处古骸荒原上风化的哀鸣,“触”
到了法则断崖处不断生灭的空间裂痕……
这并非神识探测,而是一种更加本质的、基于“同调”
的共鸣感知!
她无需主动探查,周遭环境的“状态”
便自然映照于心。
而且,她能感觉到,自己与识海中黑莲的联系,也因这种“同调”
状态而变得更加紧密、顺畅。
黑莲核心处那抹盘踞的“警惕”
,在这纯粹的、不带任何强制意味的“同调”
浸润下,似乎微微松动了一丝,传递出一丝极其微弱的、类似“舒适”
的松弛感。
「‘归墟同调’初步达成!
感知模式升级,与环境交互效率提升约三倍,能量引导精度大幅提升。
」
「黑莲反馈:正向。
创伤记忆活跃度微量降低,对宿主引导的接受度提升。
」
成功了!
鹿笙心中古井无波,唯有道境提升带来的明澈。
她维持着这种玄妙的“同调”
状态,缓缓起身,未激起丝毫能量涟漪,仿佛她本就是这片空间自然移动的一部分。
她没有立刻返回核心广场,而是依循着“同调”
带来的全新感知,走向不远处一片堆积着无数巨大兽骨、被称为“古骸荒原”
的区域。
在这里,寂灭道韵呈现出另一种形态——并非万寂潭的死寂,而是时光冲刷下,一切辉煌与生命终将归于尘埃的沧桑与终结之意。
她漫步于巨大的肋骨形成的“峡谷”
,穿行于头骨空洞的“眼窝”
,指尖轻触那冰冷、失去一切灵性的骨骼。
在“同调”
状态下,她仿佛能读到这些骸骨主人生前磅礴的生命力,以及最终在寂灭道韵下无奈凋零的历程。
这种“阅读”
并非获取记忆,而是感受那种从“生”
到“寂”
的完整轮回意境,让她的“同调”
之境更加丰富、厚重。
当她行至荒原中心,一具最为庞大、即便死去不知多少岁月依旧散着淡淡威压的未知巨兽头骨前时,她停下了脚步。
在“同调”
感知中,这头骨的眉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