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金诀》等暂为补充(金):原有金属性功法不再作为主修,但其运行路线和对金灵力的亲和度仍可保留,作为特定情况下引动金气、施展金系术法的辅助。
五行生克,循环初成:
·相生:以《九转罡元体》(火)锤炼产生的“土气”
滋养《戍土归藏诀》(土)→厚土根基滋生《锐金诀》金气(土生金)→金气凝练可助《上善若水功》水意(金生水)→水意流转滋养经脉,反哺肉身根本(水生木,木主生机,间接滋养“土”
基),同时水气亦能调和《九转罡元体》的火煞(水克火,使之不至过烈)。
·相克制约:寂灭罡元(偏阴水、金?)的霸道,由《戍土归藏诀》的厚土(土克水)和《上善若水功》的至柔(水之包容)来承受与化解。
《九转罡元体》的金火煞气,则由《上善若水功》(水克火)和《戍土归藏诀》(火生土,土泄火气)来平衡。
总纲:以寂灭道基(阴、本源)为核心,以《戍土归藏诀》打造的无瑕道体为承载(土),以《九转罡元体》为锻造之火与开锋之金(火、金),以《上善若水功》为滋润调和之液(水),初步构建一个内在的、动态平衡的五行循环体系。
使得肉身这个“烘炉”
足够坚固,足以熬炼寂灭罡元,并高效汲取、转化外界能量(包括废料、煞气等非常规资源)。
推演既定,鹿笙立刻开始实践。
她先彻底放下《锐金诀》的主动修炼,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戍土归藏诀》的感悟中。
心神沉入体内,观想自身化作一片无垠荒丘,沉寂、厚重、包容万物。
呼吸吐纳间,不仅吸收着稀薄的天地灵气,更主动引导堆放点那污秽、沉滞的土气、废弃丹药中的杂质药毒(视为秽土),缓缓纳入体内。
起初,经脉传来微微的刺痛与滞涩感,但《戍土归藏诀》的玄妙之处在于,它能将这些“杂质”
转化为锤炼肉身的资粮。
如同大地消化落叶腐物,化为养分。
过程缓慢,却根基扎实。
同时,她开始小心翼翼地引入《九转罡元体》的法门。
不再大规模引动金火煞气,而是以极其微弱的量,如同细针,精准刺激特定的窍穴和经脉节点,配合《戍土归藏诀》的承受力,进行最基础的“开凿”
与“煅烧”
。
每一次刺激,都伴随着《弈天筹》的精密调控,确保在肉身承受极限之内,达成最佳锤炼效果。
而《上善若水功》则如同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始终流淌在经脉之中,修复着细微的损伤,滋养着干涸的角落,让整个锤炼过程不至于过于酷烈。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进展也远不如直接吞噬能量来得迅猛,但鹿笙深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的道理,耐心十足。
数日过去,她明显感觉到肉身变得更加凝实,经脉的韧性与宽度有了细微但确切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运转寂灭罡元时,那种滞胀感减轻了许多,吸纳周围能量的效率,虽然依旧缓慢,却比之前顺畅了一丝。
然而,新的修炼体系对资源的消耗和知识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戍土归藏诀》等毕竟层次有限,若要进一步完善这五行道基,乃至为凝聚金丹做准备,必须寻找更高级的功法或相关典籍作为参考与补充。
「借力打力,需寻‘东风’。
」
这一日,当她再次尝试压缩一缕罡元,感受到新功法带来的细微改善后,心思也随之活络起来。
她开始有意识地利用看守废料点的便利,更加留意往来人员的闲谈碎片。
《弈天筹》无声运转,分析着获取资源的可能性。
目标:藏经阁,尤其是那些存放杂书、残卷、冷门典籍的区域。
正规途径对于“石历”
此等身份难如登天,但规则总有缝隙。
她注意到负责藏经阁外围事务的赵坤执事嗜好灵茶。
机会在于投其所好,而非强求。
几日留心,她在清理废料时,“偶然”
现些许被弃的瑕疵茶叶底料,内含微量“云雾灵针”
碎末。
经她巧妙处理,制成一小包“心意”
。
月末下午,算准赵坤小憩时辰,石历“恰好”
路过,奉上茶叶,言语朴实,只道是清理废物所得,不敢糟蹋,聊表敬意。
态度恭敬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