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控制。
你状态好的时候,我们就多整理几页,写写背后的故事;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停下来,去公园散步,去吃你喜欢的美食。
不用赶进度,也不用管别人怎么催,好不好?”
林星遥看着苏砚深的眼睛,里面映着自己的样子,满是温柔和耐心。
她想起上次自己抑郁期,把家里的东西都摔了,苏砚深没有生气,只是默默收拾好,然后抱着她说“没关系,我们慢慢来”
;想起自己哮喘作时,他总是第一时间递来吸入器,比她自己还清楚药放在哪里。
她吸了吸鼻子,点了点头:“好,那我们试试。”
接下来的日子,苏砚深帮林星遥制定了宽松的计划。
每天早上,他们会一起去楼下的公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顺便观察公园里的人和事——有带着孙子放风筝的老奶奶,有互相追逐的小朋友,有坐在长椅上看书的大学生。
林星遥会把这些小细节记在笔记本上,偶尔灵感来了,就画几笔。
只要苏砚深下班回来,他们就会坐在书房里整理漫画。
苏砚深负责扫描画稿、排版,林星遥则在旁边写写画画,给每一页漫画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有时候林星遥会突然情绪低落,盯着空白的纸呆。
苏砚深就会放下手里的工作,拉着她去厨房做蛋糕。
林星遥喜欢打奶油,看着淡粉色的奶油在搅拌器里慢慢变得蓬松,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
苏砚深会在旁边帮她切草莓,偶尔偷偷抹一点奶油在她脸上,逗得她笑出声。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星遥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哮喘作的次数也少了。
她不再焦虑于催更,而是享受着和苏砚深一起整理回忆的过程。
三个月后,书稿终于整理完成。
苏砚深联系了一家出版社,没有要求加印,也没有做过多的宣传,只印了五百本。
拿到样书的那天,林星遥抱着书,手指摩挲着封面——封面上是她和苏砚深坐在飘窗上的样子,她靠在他肩上,手里拿着数位板,窗外是漫天的星星,书名叫做《追光》。
她翻开第一页,看到苏砚深写的序言:“这是一本关于爱与陪伴的日记,记录了我和林小姐的日常。
她的身体不太好,我们一起经历过开心的日子,也一起度过过艰难的时光。
但无论如何,我都会陪着她,慢慢来,一起看更多的日出,一起吃更多的奶油蛋糕。
希望这本书,能给你带来一点温暖。”
林星遥轻轻摸着上面的字。
苏砚深走过来,把她揽进怀里:“喜欢吗?”
“喜欢。”
林星遥点点头,把脸埋进他的怀里,“我好爱你啊,苏砚深。”
“爱我什么?”
苏砚深笑着问。
“嗯……爱你陪我,让我觉得,即使我有很多缺点,也值得被爱。”
苏砚深吻了吻她的额头,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你本来就值得被爱。
而且,能陪你一起记录我们的回忆,是我最幸运的事。”
“怎么回事?崽崽吃什么了,嘴巴这么甜?”
苏砚深笑着调侃怀里的人。
那天晚上,林星遥在社交平台上了一张《星遥的漫画日记》的封面图,配文:“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喜欢,这本书是我和苏先生的回忆,现在终于整理好了。
没有批量售,只印了五百本,如果你想要,可以留言,我们会免费寄给你。
希望这本书,能给你带来一点力量。”
她没有再关注评论,而是关掉手机,和苏砚深一起窝在沙上,看起了老电影。
窗外的星星很亮,客厅里的灯光很暖,她靠在苏砚深的肩上,觉得心里满满的,再也没有之前的焦虑和不安。
那些书寄出去之后,林星遥收到了很多回信。
有人说,因为这本书,她和吵架的朋友和好了;有人说,她因为抑郁症一直很自卑,看到林星遥的故事,觉得自己也可以慢慢好起来;还有人说,她也有哮喘,看到林星遥和苏砚深的日常,觉得生活里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
林星遥把这些回信都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
有时候情绪不好的时候,她就会翻开盒子,看看这些信,然后想起苏砚深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