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卡尔等人,虽然语言不通,却也激动地挥舞着拳头,用生硬的汉语高喊:“光明!
光明!
秦王!
伟大!”
消息飞遍格物院,飞向整个苍梧郡!
当夜,格物院主楼顶端,一盏特制的、功率更大的电灯被点亮!
它如同黑夜中的灯塔,将方圆数里的夜空映照得亮如白昼!
无数百姓涌上街头,仰望着那从未见过的、稳定而耀眼的光芒,出阵阵惊呼与赞叹!
“天爷!
那是什么?比月亮还亮!”
“是格物院!
秦王殿下又弄出神物了!”
“听说是用电点的灯!
电是什么?雷公的电吗?”
“管它是什么!
能照亮就好!
以后晚上走路不怕摔跤了!”
……
电灯,这个划时代的明,在苍梧郡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叶芷青的商业嗅觉再次挥到极致,玻璃工坊全力开动,生产灯泡;铜线工坊日夜赶工;简易的电机也开始小批量制造。
短短半月,“凌云牌”
电灯便出现在苍梧郡最繁华的商铺和富户家中,价格虽昂贵,却依旧供不应求。
夜晚的苍梧,不再是漆黑一片,点点灯火如同星辰坠落人间,宣告着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
格物院的灯火辉煌之下,另一项关乎岭南未来的宏伟蓝图,也在叶凌云与沈梦溪的筹划中徐徐展开。
岭南大学,这座承载着叶凌云“开启民智、传承文明、培养英才”
终极理想的学府,正式进入实质筹备阶段。
郡衙书房内,巨大的岭南舆图铺展在长案上。
叶凌云手持朱笔,在苍梧郡东郊一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开阔地带重重画了一个圈。
“此处,背靠青云山,俯瞰沧澜江,远离市井喧嚣,却交通便利。
地势开阔,风水上佳,正是兴建大学之良址!”
叶凌云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沈梦溪抚须颔,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殿下选址,深合‘藏风聚气,钟灵毓秀’之理。
大学乃文脉所系,非清幽之地不足以养浩然之气。
老朽建议,学府布局当效法古制,中轴对称,殿阁巍峨,彰显学术之庄严。
然内部构造,需融入格物院新式理念,采光通风务必上乘,实验室、藏书楼、讲学堂,皆需以实用、宽敞、明亮为要!”
他拿起叶凌云带来的那套“天书”
教材,高中数理化生课本的誊抄本,指尖摩挲着书页上那些精妙的公式与图示,感慨万千:
“殿下所授之学,体系之完备,逻辑之严密,阐述之精辟,实乃老朽平生仅见!
此非一人一世之功,乃集万代智慧之结晶!
老朽钻研月余,每每有拨云见日、茅塞顿开之感!
若能以此为基础,构建岭南大学之教学体系,假以时日,必能培养出通晓万物之理、兼具经世之才的栋梁!”
叶凌云点头:“先生所言极是。
大学之根本,在于师资与传承。
我已命宁宸轩在蒙学堂毕业生及流寓士子中,遴选天资聪颖、思维活跃者,作为大学批种子。
更需先生以天工阁底蕴及格物院新学,培养一批精通数理、格物、化学之新式讲师!
他们,将是燎原之火种!”
沈梦溪郑重应诺:“老朽责无旁贷!
定当倾囊相授,将毕生所学与殿下所传新学融会贯通,培育师资骨干!”
格物院内,学习的浪潮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沈梦溪的亲自督导下,所有研究员,无论来自天工阁还是本土培养,都被强制要求学习叶凌云带来的基础科学知识。
起初,那些习惯了经验传承的老匠师们面对抽象的公式和理论,倍感吃力,愁眉苦脸。
“这‘f=a’是何物?力?质量?加度?弯弯绕绕,不如老夫一锤子下去实在!”
“还有这元素周期表,氢氦锂铍硼……背得我头昏脑涨!”
……
然而,当他们硬着头皮学下去,逐渐理解那些公式背后的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研究时,巨大的变化生了。
“老张!
你看!
用这‘杠杆原理’一算,咱们新设计的水力锻锤,省力三成不止!
以前全靠蒙啊!”
锻造大师兴奋地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