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是他沈梦溪心中的——格物桃源!
叶凌云……那个年轻人,总是能带给他无限的惊喜与震撼。
他记得叶凌云曾指着窗外明亮的玻璃,眼中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对他说:
“沈先生,这玻璃透光,只是开始。
未来,会有一种叫‘电’的神奇力量!
它能驱动一种名为‘电灯’的器物,无需火光,便能出比月光更亮、比阳光更稳定的光芒!
我要让这光芒,点亮苍梧郡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
让夜晚的苍梧,如同白昼般璀璨!”
电?电灯?点亮黑夜如同白昼?
这些话语,在常人听来如同天方夜谭,但在沈梦溪这位玄天君听来,却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叶凌云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蕴含着颠覆性的力量,都指向一个更光明、更便捷、更美好的未来!
他沈梦溪毕生追求的“格物致知,经世致用”
,不正是为了这样的未来吗?
为了跟上叶凌云的思路,为了理解那些越时代的构想,沈梦溪甚至让格物院订阅了苍梧郡新办的《岭南新报》。
这份小小的报纸,却成了他了解外界、洞悉民情的窗口。
上面刊登着苍梧新政的进展、格物院的新明、农事的改良、商路的拓展,甚至还有市井趣闻、诗词歌赋……
真正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
每每读到精彩处,沈梦溪都会抚掌赞叹,为这苍梧郡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欣喜。
更让他感到愉悦的,是与宁致远的忘年之交。
这位名满天下的大乾状元郎,文坛泰斗,在苍梧郡却毫无架子。
两人时常相约,在郡城新开的“炭火炙烤”
摊前,点上几串滋滋冒油的野味肉串,烫一壶岭南特有的米酒,天南地北地畅聊。
宁致远全无半分书呆子气,反而洒脱跳脱,妙语连珠。
他时而点评苍梧郡新涌现的才女,时而调侃某位官员的趣事,甚至……胆大包天地点评起苍梧郡的“绝色”
!
“沈老,您看那霓凰公主,英姿飒爽,眉宇间自带一股不让须眉的贵气,此乃‘巾帼不让须眉’之美!”
“皇后娘娘叶芷青,雍容华贵,气度非凡,一举一动皆可入画,此乃‘母仪天下’之姿!”
“还有您格物院那位苏巧儿姑娘,温婉娴静,心思灵巧,于精密仪器前专注的神情,如同空谷幽兰,暗香浮动,此乃‘格物西施’之韵!”
沈梦溪每每听得哭笑不得,却又不得不承认宁致远眼光毒辣,形容贴切。
这位状元公,当真是“男人至死是少年”
,那份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调侃,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而更让沈梦溪感到温暖的是,当他们坐在路边摊畅饮时,路过的苍梧百姓,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学堂稚子,都会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
“沈院长好!
宁先生好!”
“沈爷爷,您今天又和宁爷爷喝酒啦?”
“沈先生,我家新打的稻米,给您送点尝尝!”
……
那一声声问候,没有丝毫的谄媚与畏惧,只有自内心的尊重与亲近。
这种尊重,并非源于他“天工阁阁主”
或“玄天君”
的显赫身份,而是源于他为苍梧郡带来的改变,源于他参与创造的每一块玻璃、每一件精钢农具、每一份改良的稻种……
在这里,贡献与价值,被所有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这种被需要、被认可、被尊重的感觉,是沈梦溪在大金钦天监当监正时,从未体验过的!
苍梧郡,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在进步。
这里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这里,就是他沈梦溪和天工阁众弟子梦寐以求的家园!
是他们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去守护的——桃源!
能来到苍梧郡,能追随叶凌云,能投身于这场伟大的变革之中,是他沈梦溪,这位曾经的玄天君,这辈子做出的最正确、最无悔的选择!
他缓缓睁开眼,浑浊的老眼中,此刻却燃烧着如同年轻人般的炽热火焰!
他望向窗外格物院忙碌的景象,望向远处苍梧郡鳞次栉比的新房,望向更广阔的、充满希望的田野。
叶凌云的雄心,绝不止于苍梧一郡!
他心中装着的是整个天下!
是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