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的结晶原理……
叶凌云也乐得与他交流,将自己所知的一些基础原理和思路(当然,隐去了穿越者的身份)娓娓道来。
两人越聊越投机,从材料学到化学,从力学到光学,话题天马行空,却又围绕着“格物”
二字。
沈梦溪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叶凌云越时代的理论视角相互碰撞,迸出无数思想的火花。
这一老一少,竟如多年未见的忘年知己,在摇曳的烛光下畅谈至东方既白。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沈梦溪便已洗漱完毕,在秦王府的花园里来回踱步,不时望向叶凌云寝殿的方向,那急切的模样,仿佛等待开闸放水的饥渴旅人。
叶凌云也知他心急,匆匆用过早饭,便带着同样顶着两个黑眼圈的熊大,陪同沈梦溪前往格物院。
格物院位于苍梧郡城东,紧邻新开辟的“匠作区”
。
主体建筑还在施工,但一栋三层高的实验楼已经率先完工并投入使用。
楼体采用了大量的水泥和玻璃窗,显得坚固而明亮,与周围传统的木质建筑格格不入,却又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
还未走近,便听到楼内传来一阵阵激烈的讨论声,夹杂着金属敲击和蒸汽喷的嘶鸣。
“压力!
关键是压力!
这铜壶的密封还是不行!”
“我觉得是活塞!
这木活塞受热膨胀后就卡死了!”
“叶师说过,要利用蒸汽膨胀推动活塞往复运动……可这往复怎么转化成持续的转动?”
“齿轮!
试试齿轮组!”
沈梦溪一听到这些讨论,眼睛瞬间亮了,脚步不自觉地加快,几乎是小跑着冲进了实验楼。
叶凌云和熊大相视一笑,快步跟上。
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内,七八个年轻人正围着一个半人高的、结构复杂的金属装置忙碌着。
他们大多穿着方便活动的短打衣衫,脸上、手上沾着油污,神情专注而狂热。
装置的核心是一个硕大的铜制锅炉,下面炭火熊熊,锅炉上方连接着复杂的管道和一个气缸,气缸内一个粗糙的活塞正在蒸汽的推动下,艰难地做着往复运动,带动着旁边一组同样粗糙的齿轮缓慢转动,出“嘎吱嘎吱”
的刺耳声响。
“不对!
又卡住了!”
一个身材壮硕的青年懊恼地拍了一下大腿。
“周奇,轻点!
别把咱们这宝贝疙瘩拍散架了!”
旁边一个瘦高个青年打趣道。
被称为周奇的青年挠挠头:“陈南,你就别笑话我了。
这玩意儿也太难搞了,叶师说的‘蒸汽动力’,听着简单,做起来咋这么费劲?几个月了,连个像样的模型都弄不出来。”
这时,沈梦溪已经挤到了人群前面,双眼死死盯着那台还在冒着白汽、吭哧作响的原始蒸汽机模型,仿佛看到了绝世珍宝。
他完全忘记了身后的叶凌云,也忘记了周遭的环境,整个人都沉浸在了眼前的机械之中。
“妙!
妙啊!”
沈梦溪突然抚掌赞叹,指着那卡住的活塞连杆处,“问题出在这里!
这连杆与曲轴的连接过于僵硬,缺乏缓冲。
蒸汽力道忽大忽小,硬连接必然卡滞!
当以活节相连,辅以飞轮积蓄力量,使转动趋于平稳!”
他一边说,一边蹲下身,不顾地上的油污,拿起一根炭笔,就在旁边一块用来记录的板上飞快地画了起来。
寥寥数笔,一个巧妙的活节连杆机构和飞轮的示意图便跃然板上。
“看,如此这般!
活节可适应连杆角度的微小变化,飞轮可在蒸汽推力强时储存动能,推力弱时释放出来,带动曲轴持续转动!”
沈梦溪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兴奋。
实验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周奇、陈南香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板上的草图,又看看卡死的机器,再看向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穿着朴素却气度不凡的老者,脸上充满了震惊和思索。
“活节……飞轮……”
周奇喃喃自语,猛地一拍脑袋,“对啊!
我怎么没想到!
我们之前一直想着怎么把活塞的直线运动变成转动,却忽略了力量传递的平稳性!
老先生,您……您真是神了!”
陈南也反应过来,激动道:“老先生一语惊